除了哈希算法以外,比特币中还存在一种为交易加密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椭圆曲线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指的就是存在一对数学相关的密钥,使用其中一个密钥进行加密的数据信息,只有使用另一个密钥才能对该信息进行解密。
P2P网络(peer-to-peer network,对等网络)是一种在对等者(peer)之间分配任务和工作负载的分布式应用架构,是对等计算模型在应用层形成的一种组网或网络形式。
双重支付问题又称为“双花”问题,即利用货币的数字特性用“同一笔钱”完成两次或者多次支付。在传统的金融和货币体系中,由于金钱货币是物理实体,具有客观唯一存在的属性,所以可以避免双重支付的情况。但在
比特币区块链系统中的采用的是Merkle二叉树,它的作用主要是快速归纳和校验区块数据的完整性,它会将区块链中的数据分组进行哈希运算,向上不断递归运算产生新的哈希节点,最终只剩下一个Merkle根存入区块头中,每个哈希节点总是包含两个
哈希函数在比特币系统中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区块链中的数据并不只是原始数据或者交易记录,还包括它们的哈希函数值,即将原始数据编码为特定长度的、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字符串后,记入区块链。
UTXO(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s)是未花费的交易输出,它是比特币交易过程中的基本单位。除创世区块以外,所有区块中的交易(Tx)会存在若干个输入(Tx_in,也称资金来源)和若干个输出(Tx_out,也称资金去向),创世区块
比特币系统中的区块就像一个记账本一样,记录了所有比特币的交易信息,每一个比特币用户的比特币收支情况都被永久地嵌入了数据区块中以供别人查询。这些数据区块中的交易数据存放在每一个比特币用户的客户端节点中
时间戳是指从格林威治时间1970年01月01日00时00分00秒(北京时间1970年01月01日08时00分00秒)起至现在的总秒数,通常是一个字符序列,唯一地标识某一刻的时间。
区块在挖矿过程中产生。所谓挖矿,实际上是穷举随机数算法,把上个区块的哈希值加上10分钟内的全部交易单打包,再加上一个随机数,算出一个256位的字符串哈希值,输入的随机数Nonce使哈希值满足一定条件就获得这个区块的交易记账权
比特币的交易记录会保存在数据区块之中,比特币系统中大约每10分钟会产生一个区块,每个数据区块一般包含区块头(Header)和区块体(Body)两部分。
通证经济学,英文是Token Economics ;在Token Economics之前还有个叫Encrypted Economics(加密经济学),通证经济学就是从加密经济学延伸出来的。总体来讲,通证经济学就是通过经济激励去实现一个系统的目标,其
运用通证到实体经济中既能够提升运营效率又可以降低监管成本,又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浪费现象。目前,通证在基础设施管理、能源、废弃品、水资源管理、企业管理与合作、环境监控以及应急服务、教育、医疗等领域都有着相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