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卤制品
中国卤制品行业是一个高度分散的行业,行业研报数据是2500亿,但是因为有大量不开票的现象(菜场、小作坊、路边摊等等),所以业内甚至有人预估是8000亿。
绝味鸭脖是行业头部企业,大概一年40亿营收。所以这是一个离散度很高的产业。也就是说:你还有机会在一个地区生产出一个几个亿的卤制品品牌。
② 乘用车
目前中国的乘用车市场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产量和销量的差值正在扩大,意味着大量库存的产生。怎么解决?我有两个想法,首先中低产线的车可能会通过更好的网约车制度解决,让车更好的共享。其次,走向海外。非洲都是日韩品牌车为主,中国车在那里的市场份额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大。
③ 美发店、推拿
如果不是从基层爬起来的,创业的成功概率低于10%。
④ 家纺
过去我们总认为纺织业已经没有任何利润了,这是错的,安踏毛利率52.6%,净利率24.9%。
申洲国际应该是全球最大的纺织类代工厂之一,毛利率31.6%,净利率能达24.8%,耐克是它最大的客户之一,都没它高。全球大多数的运动类顶级品牌都是它代工的 。
申洲国际告诉我们一件事,实体产业做到极致的时候,就拥有了话语权跟绝对优势。
很多工厂比申洲国际更便宜,但是不能大规模的出货,能大规模出货不能垫得起那么多的钱,能垫得起那么多钱,很难保证大规模出货的质量是稳定的。这是实体经济的壁垒,跟互联网说的壁垒是两件事情。
⑤ 酱油和醋
中国TOP1的酱油公司是海天酱油,截止到4月17日市值2327亿,总占有率是18%,净利润是30.5%。也就是说,中国还有大量很赚钱的实体企业。
⑥ 食品类跨国企业
全球TOP1食品类跨国企业是雀巢,它收购了大量企业,但是那些企业并没有用雀巢这个名字。
去年,雀巢在全球有6000多亿人民币销售额,净利润670亿。
所以我一直强调的是:我们要敬畏国际的巨头。你融了一个亿就觉得自己牛,但是人家一年利润670亿,一天两个亿,这就是人家造钱的速度,十年之功不可能一日形成的。
⑦ 内衣
有一个品牌叫Lululemon,最早做女性运动内衣,现在也做男性产品。
Lululemon给品牌赋予精神、赋予圈层感、赋予科技感。我在五年前去香港,在时代广场看到Lulelemon旗舰店,层高最高都七八米,跟苹果旗舰店差不多。
⑧ 海底捞
以前我们是向所有人做一种生意,现在是围绕着一群人做所有生意。
海底捞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部门都能赚钱。海底捞把财务部门做成了财务咨询公司,工程部顺便给别人搞装修,火锅调料也单独上市了。
这个时代要充分的挖掘你公司现有的能力,快速把它变成赚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