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会很困惑:对于工业来讲,究竟怎样才能在库存成本和交货速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呢?如何一方面保持低水平的仓储成本,另一方面又能通过理想的交货速度来维持住一部分用户的忠诚度,最终使得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化呢?
答案可能就在我们今天的主角——区块链上。
首先,我们来看库存成本方面,应该说,在这方面,我们还是要尽量向以销定产的模式倾斜,也就是采用一定的管理技巧。具体而言,就是供需紧张的原材料可以多存储一些,供需平衡的原材料则可以少存储一些,而供需宽松的则尽量实现零存储。
其次,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主要问题——交货周期。
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离散型领域的交货周期那么长,这些时间都损耗在哪儿了?
不客气的说,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损耗在了企业的交涉上,比如说合同的签订,货物的运输和验收等。假如说终端的客户下了一个单,结果等这个订单传到隔了好几个环节的最上游时,已经过去了好长一段时间,而等到上游的产品最终反馈到终端客户那里时,又是好长一段时间。(这里的“时间长”是相对于流程型工业而言)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了:“离散型工业的企业都是这样,大家都差不多,那又能怎样啊?”
呵呵,您可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用户对于某件商品的热度也是有时间限制的,比如说某个某个电影道具,你要是几天不能给人家拿出来货,人家就再也没兴趣要了,你们工业企业彼此之间确实是没有拉开差距,但你们共同的市场都小了,整个一个多输局面。
很明显,在目前热点转移高速异常,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当下,这种以人为媒介的传统工业生产模式,已经没有办法对人们快速变化的需求做出及时的反应了。
那我们要怎么办呢?答案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具体来说,就是要把以人为媒介的传统工业生产模式,转化为以机器为媒介的新型工业生产模式,而这种新型的工业生产模式,我们可以叫它智能生产网络。
那么,智能生产网络具体是什么样呢?通俗的说,就是用智能合约去驱动工业供应链上的各个参与利益主体。举个例子:假如用户在网上订了一百套校服,那么在客户按下“下单”按钮的同时,校服供应链上的所有厂家,包括做拉链,做布料,做纽扣的企业生产线全都会自动启动。各个企业之间,再也不需要去进行合同的签订等人工商业活动,而整个产品的生产周期,也就变成了产品的制造周期+物流时间。在这种智能合约的加速下,离散型工业的产品交货时间大幅缩短,从而达到了兼顾库存成本和交货周期的目的。

有些朋友看到这里会问了:区块链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又是什么作用呢?
我们要知道一件事情,在我刚才提到的这由智能合约组织起来的“智能生产网络”中,为了尽可能的缩短产品的交货周期,各方之间都应该是高度互信的,这样的话才不会在产品的交货与验货上消耗太多的时间。简单的说,就是信任成本应该降到最低。
但是,对于彼此之间比较陌生的企业来说,要快速的建立信任关系似乎很难,尤其是对于传统的工业企业来说,很多的合作伙伴,都是建立在多年的合作基础之上的,猛一下要让他们跟陌生的企业进行合作,对其来说,可能有一点不放心。
而区块链,它所起到的就是打消这些企业顾虑的作用——在这个智能生产网络上进行生产的每个节点企业,他们的供应生产情况都会被记录在区块链上,这样的话,即便是出现了什么问题,人们也可以顺藤摸瓜,通过区块链浏览器,尽快的找到出现问题的源头,从而尽可能地缩小纠纷和交流的成本。考虑到区块链是一个分布式账本,因此,它与这种智能生产制造网络的结合,我们可以称之为分布式智能生产网络(Distributed intelligent production network),简称dipnet。

而这,就是笔者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工业与区块链比较核心的一个结合点——通过分布式智能生产网络,我们可以在工业的库存成本和交货周期之间,找到一个相对合适的平衡点。
事实上,考虑到工业有非常多的细分行业,而区块链本身也是分好几层的,因此工业领域与区块链之间,还有很多可以结合之处,至于具体的结合点在哪,希望各位社区朋友们可以可以积极的去寻找,同时向工业区块链社区踊跃投稿,此外,笔者也希望各工业垂直领域的朋友们,去创建“区块链+自己所在行业”的公众号,并且加入我们的工业区块链(dipnet)生态,从而获得成为社区理事,一起站在时代前沿寻找财富机遇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