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自媒体 查看内容
  • 3075
  • 0
  • 分享到

央行公布下半年重头戏:如何加快发展数字货币

2019-8-9 21:49

来源: CNCC567



CBDC


8月初,央行召开2019年下半年工作电视会议,会议要求加快推进我国法定数字货币研发步伐。与此同时,有媒体查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查询系统,统计截至2019年8月4日,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申请了涉及数字货币的专利共74项


我国央行数字货币正不断推进发展,其研发框架也逐渐显露。



主体与场景:多用于零售、小额支付 是对M0的替代


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允许商业银行、非银金融机构、家庭和公司等主体访问,其适用的领域为零售、小额支付,是对M0而不是对M1、M2的替代。 


M0是流通中现金;M1是M0 + 企业活期存款;M2是M1+准货币(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它存款)。如果简单的描述,M0相当于手中的现钞,M1就是现钞加上银行的活期存款,M2则是前两者加上定期存款等其他具备购买力的货币形式。



投放模式:经由商业银行的双层投放体系


央行副行长范一飞的文章《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率先指出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应采用双层投放体系(“中央银行-代理投放的商业机构”的双层投放模式)。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等机构可以密切合作,不预设技术路线,充分调动市场力量,通过竞争来实现系统优化,共同开发、共同运行。


央行数字货币对支付、货币政策的影响


细化分析


一、优化支付体系  


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表示,“支付即结算”是法定数字货币的显著特征,法定数字货币可以实现可控匿名的点对点交易,具备了现金高效、便捷、货款即时两清的优势,信息流、资金流天生合一,无需后台异步清算、结算与对账,通过加密签名转换即可实现前台点对点价值转移和隐私保护。



二、提升货币政策有效性  


央行货币的数字化有助于优化央行货币支付功能,提高央行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有效性。央行数字货币可以成为一种计息资产,满足持有者对安全资产的储备需求,也可成为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限,还可成为新的货币政策工具。 


三、保持金融稳定  


央行数字货币在金融稳定方面,可以通过增加银行存款向央行数字货币转化的摩擦和成本,避免 “狭义银行” 影响。


结语:


如何实现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是法定数字货币研发的核心命题。


未来,央行数字货币将以怎样的形式呈现,值得期待。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