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我们在能源交易这件事上花费了很多心思,但真正带来巨大改变的或许是因为区块链技术的加入。
尽管目前分布式能源交易已经获得了国际上不少国家的支持,但该领域所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小,不仅仅来自于传统电力公司的威胁,还有新兴能源交易平台本身发展的不确定性。
不过,好在传统电力公司也在谋求转型,从而应对那些新兴的能源公司,因为他们深知现在的一小步很可能会成为未来的一大步。
例如,荷兰知名能源创业公司 PowerPeers 建立的电力共享平台,让消费者可以自由的选择购买绿色电力能源,包括可以购买隔壁邻居的屋顶太阳能电池面板。
但PowerPeers公司背后隐藏的出资者其实是瑞典国营电力公司Vattenfall。于是PowePeers的竞争者不但包括了国营电力部门,还有市场中其他的再生能源公司。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类似于PowerPeers这样的能源共享公司,其交易流程仍然不够流畅。
于是2016年5月,一家名为Power Ledger的太阳能创业公司和澳大利亚最大的区块链软件公司Ledger Assets在澳大利亚巴瑟尔顿,开发并试运行了澳大利亚首个P2P能源交易网络,当时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先进的运行网络。
紧接着他们通过与新西兰最大的能源网络业务公司VectorLtd合作,在奥克兰的监管配送网络中迅速推出了世界上首个支持P2P区块链驱动的能源交易平台。
能源系统三大挑战
全球能源系统面临以下三大挑战:
而通过Power Ledger自己开发的Platform Ledger Platform,旨在解决以上问题。

Power Ledger网页截图
团队创新之处
该团队最大的创新之处还在于,他们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出了两类Token,分别是Sparkz和POWR。
Sparkz代币专门限于在全球不同市场中代表电力单位的标记值;
POWR代币可允许应用程序宿主及其消费者访问P2P交易功能和其他Power Ledger应用程序;
Sparkz和POWR代币可以交换,连接生态系统的其他功能。
另外,在Power Ledger平台上除能源P2P交易外,还有其他功能:
为新型零售商提供智能化的需求和供应管理
嵌入式网络交易
分布式能源的批发市场结算
可再生能源资产管理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Power Ledger打造的生态系统中,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只要有分布式能源中的空闲能源都可以通过该网络进行交易。
区块链Token的接入也可以使得能源这一固定空间下的物质在Power Ledger的全球生态中自由流动,而不仅仅局限于本国的能源使用。
于是Power Ledger生态系统的利益消费者和消费者,可以在全球各地转移并获得清洁绿色能源信用额。
我们可以看到,建立在区块链网络上的分布式能源交易,不但提高了全球能源交易的流动性,还可以在电能产生之初就确定电能的所有者,紧接着通过一系列的交易协议完成电能所有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大大缩短了交易时间也节省了交易成本(去掉了传统的电力中介机构)。
正如Power Ledger的首席执行官Jemma Green讲道,
“这个系统在电能的生产者和使用者之间建起了直接的联系,他们可以直接进行交易,而不是通过一个充当中介的电力公司。直接交易的优势就是省钱、省事,并且能最大化清洁能源的使用”。
作为分布式能源交易中较成熟的区块链项目,Power Ledger已经快满两岁生日。相较于其他的热门区块链创业项目,这个已经具备应用价值的能源项目似乎选择了低调做事的方式。
当然,抛开之前牛市漫天飞舞的时刻,其Token本身的价值也似乎符合其发展逻辑。目前整体市值上算是能源项目中的龙头,不过现在我们不去评论Token的价格,单纯看看Power Ledger本身的生态系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前所述,Power Ledger为了适应全球范围内的能源交易,推出了Sparkz和POWR两种Token,而我们在交易所看到的是POWR的代币。
同时,Power Ledger的生态系统中合理的将这两种Token相结合,开发出了两大类交易系统,一个是P2P的能源交易,另一个是以能源公司为主的交易模式。
以Sparkz为例。
Sparkz是一种本地市场的代币,并按其部署的交易所所在地进行市场定价,比如,在澳大利亚,1 Sparkz =1澳分。
Sparkz保持本地市场电价与POWR代币交易价间的稳定兑换率。用户通过使用无锚货币购买和兑换Sparkz,且使用独特的交易平台进行能源和Sparkz之间的闭环交易。
通过双系统(代币)成功地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Token与基于无锚货币的金融交易区分开来,并且满足银行业务的监管要求。最终,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本地无锚货币的监管网络与系统中的其他人进行P2P能源交易。
P2P的交易模式相对来说较为简单,参与者仅需要在Power Ledger系统内购买POWR代币,然后再兑换到当地的Sparkz便可以直接与当地的个人能源交易者进行购买。
而以能源公司为准的模式相对复杂一些,前两步与P2P交易相似,购买POWR代币,但同时会生成等价值的Sparkz债权,于是能源公司作为零售商,仅需要在生态内售卖Sparkz便可以让能源在系统内流动。
因此广泛的理解,我们可以将Sparkz看成是各国本地的货币,它可能是美元、澳元、甚至人民币。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POWR代币呢?
交易者若想在平台上使用服务,每个应用程序使用者必须拥有 POWR 代币,以在本地管辖范围内使用 Sparkz。
因此,一旦应用程序使用者用完了所有的 POWR 代币,其将无法继续在平台上进行交易,直到获得更多的 POWR 才可获得平台访问权限(可以理解为去网咖上网时的网费)。
首先,POWR在整个Power Ledger生态体系内还充当着价值流动和价值激励的角色。
按照其官方的说法,所有生成可再生能源的企业与购买可再生能源的消费者均可免费获得 POWR 代币。忠诚奖励计划通过对平台上所有的 P2P交易收取少量费用,然后部分费用用于购买交易所的 POWR 代币,并将其分配给用户,鼓励可再生能源的生成。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使用奖励计划,相对于现在喊口号似的宣传新能源,这样的激励计划来的或许更实在。
其次,POWR在交易系统内还扮演着另外一个角色——担保者。
在使用Power Ledger的全球能源交易系统时,必须提供POWR作为平台担保,然后才可以换取基于当地货币锚定的Sparkz,当然,也可以设想为一种鼓励用户使用其自身平台币的“机关”。
然后,用户为了使用其锚定的货币Sparkz,自然会托管更多的POWR代币,这也使得POWR的全球分布性大大提升,也加快了流动性。相对于目前其他代币的使用频率,Power Ledger的设计规则似乎显得更聪明些。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针对一些能源使用或者能源驱动较为频繁的个体,Power Ledger还贴心地提供了能源资产管理项目。
用户可以将自己的能源资产分配到不同的渠道和项目上。当然,还可以将POWR代币本身分配到不同的交易地址上,便于定期管理自己的资产。
因此,纵观整个Power Ledger的生态系统,我们会发觉:
Power Ledger巧妙地将区块链Token和能源交易项目本身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并且双代币的存在为其在全球范围的能源流动提供了可靠的支撑。
Power Ledger最早的使命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旨在实现电力民主化,将技术的利益带给消费者,降低电费,提高过剩可再生能源的价格,使用更清洁的能源。”
时间跨度到2018年,在能源交易这条赛道上,他们踩着的“风火轮”,寄托着全球越来越多的新能源使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