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自媒体 查看内容
  • 16167
  • 0
  • 分享到

两会系列 | 聚焦生态安全,破解全球升温红线

2021-3-6 08:37

来源:


作者 | 建投黑色团队   中信建投期货工业品事业部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1年03月05日



引言


2021年3月5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相较“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特别强调了“统筹发展和安全”,同时“非传统安全”权重显著提升。其中,生态安全(隶属经济安全)就是典型的非传统安全。


气候变化,特别是全球变暖对国家安全的威胁,属于生态安全的范畴,可划分为直接威胁和间接威胁。直接威胁包括海平面水位提高、极端气象频繁出现等;间接威胁则体现在直接威胁对生物多样性、农产品产量的负面影响。温室效应具有全球外部性,因此对全球各国经济安全均构成潜在威胁


为应对全球变暖,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同意将本世纪内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工业化前的2℃以内,并为控温1.5℃而努力。全球升温红线是在何种背景下提出,有何科学依据以及为何下调?通过剖析上述关键问题,我们将更能理解中国为何将绿色发展提升至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1]。



正文


01 全球人为升温1℃,引发国际广泛担忧


当前全球人为升温1℃,若升温速率不变,21世纪中叶即达到1.5℃。自工业化前阶段以来,全球气候出现长期升温趋势:据NASA观测数据,2020年全球年均气温较1951至1980年的平均值高出约1℃。而IPCC评估报告研究显示,基于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的生产生活排放的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有着强相关性:温室气体排入大气后长期停留,阻止地面辐射热透过大气层,导致全球升温。按照历史排放估算,人为全球升温目前每十年上升约0.2℃,若按照此升温速率,2050年人为升温将达到1.5℃。



《巴黎协定》:全球升温红线2℃,向控温1.5℃努力。为应对全球变暖,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一致同意通过《巴黎协定》,同意将本世纪内全球平均升温控制在工业化前的2℃以内,并为控温1.5℃而努力。事实上,早在2009年的《哥本哈根协定》就确立了全球温升2℃的控制目标。然而,一些气候脆弱国家和小岛国认为2℃的目标不足以规避他们所面临的风险,于是提出1.5℃目标。我们不禁思考,2℃或者1.5℃的提出有何科学依据?


02 升温红线是科学预测还是政治目标?


2℃并未经过严谨的科学推导。William Nordhaus在1977年发表的《Economic Growth and Climate: The Carbon Dioxide Problem》一文中首次提到2℃,“不受控制的二氧化碳排放将导致未来几十年升温超过2℃,这超出过去10万年观察到的任何温度模式”。这篇经济学文章并未严格论证2℃背后的科学依据,但这并不妨碍2℃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标准。


由虚向实,2℃逐渐成为政治目标。尽管2℃并不是严谨的科学预期,但是它比“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等一些模糊的定性目标更易理解,也有助于各国气候谈判。正是由于全球升温红线的提出,科学家们可以此倒推出2100年前的全球剩余的“碳预算”,并针对性地制定减排目标。


03 从2℃到1.5℃,加码生态安全保障


未来的气候相关风险取决于升温的速度、峰值和持续时间,高峰值温度(如2℃)的影响或不可逆。全球升温2℃的真实影响将比预测中的更为严重,这也意味着将升温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并不能有效避免气候变化带来的最坏影响。若将目标调整为1.5℃,我们将能避免大量对自然系统、人工管理系统和人类系统的影响和风险。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人类安全和经济活动,但影响不均衡,1.5℃的提出包含政治因素。面临全球升温1.5℃及以上不利后果的特别高风险的群体包括弱势群体和脆弱群体、一些原住民以及务农和靠海为生的地方社区。面临异常偏高风险的地区包括北极生态系统、干旱地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随着全球升温加剧,预计某些群体中的贫困和弱势群体会增加;与2℃目标相比,将温升控制在1.5℃将能在2050年前避免几百万人暴露于气候风险及其导致的贫困。



[1] 中信建投期货,《抽丝剥茧,解读中央文件信号》,2021-02-23

[2] 《Global warming of 1.5℃》,IPCC

[3] 《IPCC Special Report》,IPCC


建投黑色团队

分析师:赵永均

期货投资咨询从业证书号:Z0014584      

研究助理:唐惠珽 

期货从业资格号:F3080720

电话:023-81157287

重要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中信建投期货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