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理念在全球的普及推动全球产业链与资本市场从短期、单一的“股东利益最大化”目标转向了更长期投资价值取向和更多元化的可持续发展目标。ESG 理念能更前瞻地识别到经济活动中的“负外部性”,通过改善企业的实际经营流程、战略目标以及 ESG 投资活动来修正市场扭曲。因此,ESG 理念在经济活动中通过头部企业的引领传导至产业上、下游,进而推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变革。不仅如此,ESG 理念能进一步改善资本市场的投融资功能、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
全球产业链共经历了四次重构,其中前三次全球产业链重构主要追求经济效率,第四次全球产业链重构将 ESG 理念推向历史舞台。第四次全球产业链重构源于大国竞争、新冠疫情、技术变革和绿色转型,这四重因素使全球产业链逐渐呈现政治化、逆全球化、多元化、绿色化的特点。
当前,政治、安全、ESG 等非经济因素对全球产业链布局的影响力逐渐上升,改变了过去全球产业链追求经济效率的底层逻辑,全球产业链分工格局从过去较多地考虑经济因素向同时注重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转变。因此,ESG 蕴含环境友好、社会责任与企业治理的理念,同时满足需求侧与供给侧、消费者与投资者的多重要求,将在促进全球产业链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方面,ESG 会影响过去全球产业链形成的以效率为导向的区位选择逻辑,ESG 表现更好的国家和企业更容易参与到全球产业链分工中去。
1.在国家层面,ESG 表现更好的国家能吸引更多的外商直接投资,加强国家在全球产业链的影响力。
2.在企业层面,ESG 表现更好的企业在全球产业链中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ESG 推动全球产业链更加注重环境友好和社会责任,促进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和非经济效益的统一。
ESG 表现更好的产业链更能得到投资者和消费者的青睐。环境友好意味着产业链的负外部性较小或具有正外部性,兼具财务效益与环境效益;较高的社会责任意味着产业链重视客户、员工等利益相关方消费体验、劳动者权益,形成较高的市场认同度从而在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虽然从长期来看 ESG 能促进全球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但在践行 ESG 理念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短期“阵痛”。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随着全球愈发关注产业链上环境和社会等问题,因上游供应商 ESG 合规问题导致的产业链断供风险持续上升,二是当前 ESG 表现不好的产业链会面临一定压力。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