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
碳交易市场主要有两类基础产品,分别为碳配额和核证自愿减排量 (CCER)。其中,碳配额指的是是政府为完成控排目标采用的一种政策手段,即在 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将该控排目标转化为
碳排放配额并分配给下级政府和企业, 若企业实际碳排放量小于政府分配的配额,则企业可以通过交易多余碳配额,来实现碳配额在不同企业的合理分配,最终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实现控排目标。CCER 是由 CDM 衍生而来。CDM 指的是发展中国家参与环保合作的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机制。该机制是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在发展中国家境内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通过购买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减排指标,发达国家抵销国内温室减排高成本的指标。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 行)》说明,CCER 是指对我国境内可再生
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效果进行量化核证,并在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登记的温室气体减排量。CCER 交易指控排企业向实施“碳抵消”活动的企业购买可用于抵消自身碳排的核证量。
目前我国共有9个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因部分数据未披露,以上折线图未展示
天津 排放权交易中心和
重庆排放权交易中心的数据。以上六个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中,
北京绿色交易所的成交均价变化较明显,有小幅波动且呈现逐步上升趋势,2022 年 12 月 8 日成交均价为 145.00,是八个碳排放交易平台第一。
深圳碳排放交易平台和
湖北碳排放交易平台的最近一个月成交均价呈现小幅下降趋势。其余三个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中的成交均价无明显变化。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