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集团联合石化公司市场战略部研究员任娜直指问题所在,石油石化行业实现“双碳”目标,采取市场化的做法是非常明智的。“我国目前有
深圳、
上海、
北京、
天津等八大
碳市场试点,市场众多却各自割裂,无法互联互通。”
“各地碳市场发展参差不齐,相互割裂,碳配额不能自由流动,不同市场成交量和成交价格差异较大。”任娜说,“2022年北京碳配额价格一度飙升至每吨140元,是价格最高的地方碳市场,
广东则因总成交量第一成为最活跃的地方碳市场。”
任娜预计,今年全国碳市场将迎来交易大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仍未入市。随着履约期临近,碳配额供应收紧,交易活跃度可能会随之逐渐回升。”
目前,我国碳市场交易还处于萌芽期,全国碳市场交易配套机制仍需要完善。例如
碳交易财税发票、司法处置顺序等事项仍待主管部门进一步明确。
此外,市场成交极不活跃,大幅抬高履约成本。“今年以来,经常出现连续十多个交易日,每天仅有10吨挂牌成交的现象。北京等地方试点碳市场经常出现连续多个交易日没有成交的情况,流动性不足导致部分寡头碳商囤积居奇,碳配额价格被人为操纵。”任娜说。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