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世界贸易研究院总裁约瑟夫·弗朗西斯(Joseph Francois)提出,欧盟碳关税在技术及操作层面依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欧盟和中国可以在碳关税实施效率和精准度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完善碳关税机制,推进全球气候行动进程。目前,欧盟碳关税主要针对材料和
能源的二氧化
碳排放,对全
供应链、供应链碳流动及其影响的认识有限。针对一些生产环节复杂、供应链较长的产品,如果不能准确跟踪供应链碳流动,一方面会出现所谓“下游碳转移”,即当供应链下游或终端产品被征收碳关税,高碳排生产环节可能会被转移至上游国家,也将导致企业使用清洁能源的意愿下降,上游企业优化生产的动力不足,以及下游产业对碳关税支持度下降等。因此,下一阶段需要更精准地测量供应链各环节中的碳排放量,在实际操作中应对好经济、技术、法规等多方面、多领域的挑战;另外,还需要降低企业碳关税合规成本,从而增强企业推进技术革新、履行碳排放标准的动力,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应给予适当补助和支持。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