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自媒体 查看内容
  • 3013
  • 0
  • 分享到

硅谷反思录:区块链真会颠覆Google、Facebook们吗?

2018-6-27 07:08

来源: peoplechain

当硅谷,这个名字在1971年1月11日被一位美国记者创造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种新的的技术在这里发酵并蔓延至全世界。

1970s:生物科技,电子消费品。

1980s:软件,网络。

1990s:互联网技术,搜索技术。

2000s: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


而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浪潮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兴起时,这个汇集着Google、Facebook、Uber等众多传统互联网巨头的“圣地”将如何应对?

英国公司研究机构Juniper Research在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跨国公司使用区块链技术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分析师报告称,接受调查的近10家公司中有6家正在考虑应用这项技术,或者正在开发区块链相关服务。

“截至2018年底,约66%的受访者表示预期会将区块链技术整合到相应的系统中,只有15%的受访者通过传闻才知道区块链技术;但75%的受访者认可区块链技术会‘非常有用’”。

但事实上,目前几乎还没有一家成功应用区块链技术的跨国公司。

诸如柯达发行“柯达币”和Tulip BioMed由生物医学公司变成比特币服务公司等举动。

他们仅仅是为了提升市值并创造“奇迹效应”,并非切实地找到了区块链技术落地实施的可行领域。

这样做的回报是十分诱人的。

柯达在宣布发行“柯达币”后,当天的股价收涨近120%; 而Tulip BioMed在公司名称中出现“比特币”一词后,去年的年增长率增加了43500%。

尽管赚到了一波快钱,但是对相机和医疗用品制造商来说,如何运用以及为何需要运用区块链技术来实现盈利的问题依然存在。

Google

回顾过去的十年,谷歌一直走在科技的前沿,甚至可以说是革命性技术的先驱者。

包括云技术、神经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增强现实、自动驾驶汽车等技术都已经开始设计甚至投入实际应用中。

但对于区块链技术而言,谷歌表现的似乎并没有如以前一样积极。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根据CBInsights所统计的数据显示,谷歌在区块链公司的顶级企业投资者中排第二位,其中的6项投资涵盖私人企业服务(LedgerX)和商业服务。

而谷歌选择投资这些区块链公司的原因之一在于谷歌希望从其在区块链初创公司的股权投资中获利,并看到这个行业的前景发展。

另一个原因在于谷歌最近开始开发基于区块链的云服务,通过投资整合区块链来加强其企业流程。

预计谷歌开发的云服务不仅能够为存储在云服务器上的个人数据提供高水平的安全保护,并且还可以为谷歌带来与其他区块链初创公司带来竞争优势。

但是由于区块链技术的不成熟,目前大多数用户都认为区块链的匿名性更像是伪匿名性。

事实上,所有变化都能在系统中可以进行跟踪的同时,也容易受到第三方访问的影响。

在这一关键性问题解决之前,谷歌想要利用区块链技术来保护用户的个人数据的构想目前还不能实现。

此外,作为广告市场的垄断企业,区块链技术还将影响Google Adwords的广告服务。

在“信息大爆炸”的信息时代中,垃圾信息充斥着互联网用户的邮箱里、网页里,但绝大多数用户并不会选择打开广告。

因此,网络营销的成本越来越高,但商家所获得的收益却越来越低。

目前,由于谷歌从6月份开始禁止了ICO和加密货币相关广告,预计在线广告市场可能会产生超过70%以上的损失。

这部分的损失从哪里找回还不得而知。


Facebook

Facebook最近遭受了不少负面的曝光。除了涉及与加密货币广告禁令和用户数据盗窃相关的丑闻外,还有Mark Zuckerberg关于发行ICO的传言。

上个月,Facebook计划推出用户只能在该平台内使用相应的Token,具体的使用途径和收益尚不清楚。

但或许区块链技术与社交网络的结合能够彻底改变现在人们所习惯的游戏规则。

但事实上两者的结合也并非想象中简单,有限的区块链带宽难以将Facebook变成全球性的区块链平台。

以比特币网络为例,每秒处理吞吐量为2-5次,以太坊的处理速度为每秒1200个交易。

但这些数字甚至与Visa这样的传统系统相比都是微乎其微的,Visa可以轻松处理每秒超过25000次的交易。

根据Zephoria的数据显示,Facebook每60秒就会产生510000条评论,293000条状态的更新和136000张照片的上传。

这样庞大的数据信息,如果按照现在区块链技术,很容易导致服务器的崩溃。

此外,考虑到最近有关用户个人数据泄露的丑闻,即使是用户向区块链上的转移也可能存在着相应的陷阱。

但是如果运用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Facebook将无法干涉参与者的活动,无法访问他们的信息,甚至不能禁止他们发表任何意见。

这也可能会导致部分用户发布攻击性或者充满恶意的内容,甚至是隐私数据。

如果是这样的话,Facebook可能会面临比泄露用户信息更加严重的危机。


Uber

Uber的经营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理念是完全相反的,因此有人猜测区块链会“杀死”Uber。

作为中心化“清算所”的角色,Uber将司机与乘客连接起来,使人产生去中心化的“错觉”。

但其中提供服务的服务器和软件都是属于平台所有,司机与乘客之间的联系也是通过Uber这个平台来实现的。

用户通过应用程序发送旅行请求,然后将其发送到服务器,服务器开始下发这一请求。在旅行结束后,司机收到相应的车费,Uber也可以从司机的车费中采取百分比的方式来抽成。

如果Uber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所有希望成为司机的人都会将元数据附加到与区块链直接相关的配置文件中,而不是作为信息交换中介的中间平台。

同时,在相应的区块链中可以存储驾驶员的当前位置和用户的反馈信息。

当新客户出现在系统中,区块链网络可以过滤出最接近用户端的驾驶员来接单,而支付系统也可以在相应的对等区块链网络中进行处理。

目前美国Convertoplanes(无人空中出租车)制造商Vimana Global就开始利用区块链技术工公共交通服务。

其中包括车辆的导航、协调和管理都是可以在区块链的节点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换。

但是公共交通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必须考虑区块链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和适用性,以及目前的带宽能否同时解决上千位乘客的用车问题。

其他企业

除了这几家跨国公司外,也有不少在区块链技术运用领域引起轰动的其他公司。

其中就包括微软、亚马逊和甲骨文三大硅谷巨头。

尽管Bill Gates和Jeff Bezos对于加密数字货币并不看好,但是在区块链应用领域,未来的诱惑还是征服了他们,他们正在考虑将区块链整合到其平台服务中的可能性。

其中,微软公司的云计算部门Microsoft Azure于今年发布了为区块链应用企业定制可以加快开发流程的应用。

亚马逊也在开发相应的区块链框架,用户可以通过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创建和管理自己的由区块链驱动的去中心化应用程序。

作为全球第二大软件厂商,Oracle将重点放在了去中心化数字账本的应用方面,已经与多方建立了合作关系。

其中包括智利银行利用超级账本来记录银行间的交易情况;尼日利亚政府还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对海关关税和进口关税进行记录。

此外,还包括制药公司对多批药品的进行追踪,用以缓解药品召回的问题。

除了硅谷的跨国企业外,其他的跨国企业也同样在布局区块链的相关应用。

三星透露了使用区块链技术管理全球供应链的计划。

IBM还宣布与雀巢、联合利华和沃尔玛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区块链技术识别和防止污染产品到达消费者的手中。


人们称赞区块链技术是未来,这并不只是空话。但就目前看来,想要颠覆硅谷还有一段很漫长的路要走。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