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226
  • 0
  • 分享到

《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年)》有哪些创新举措?

2025-8-19 12:30

  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方面,主要有四方面创新举措:1.总量管理。配额分配制度要同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制度相衔接,一方面对碳排放总量相对稳定的行业试点实施配额总量控制,另一方面也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预留发展空间。2.市场扩围。有序降低石化化工等高载能行业、数据中心及水上运输业的纳管门槛,拓展建筑类覆盖范围至高校和医院,研究氧化亚氮、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纳管。3.有偿分配。引导树立“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的低碳发展意识,分行业差异化设定有偿发放比例。到2027年,配额有偿发放比例控制在8%以内;到2030年,配额有偿发放量占配额总量的比例进一步提高。4.配额结转。做好和全国碳市场的衔接,对进入全国碳市场的纳管单位,其在上海碳市场的结余配额分三年结转,其他纳管单位暂不实施配额结转。

  在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面,主要有三方面创新举措:1.推动碳普惠可持续运行。实施方法学“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拓展减排行为和丰富减排场景,强调常态化闭环消纳体系构建,区块链和AI数智化赋能碳普惠管理。2.创新碳普惠激励机制。推动碳普惠用户成长体系融合创新,推动个人碳信用评估体系形成,激发商业活力,吸引多元主体共建,倡导公益碳注销。3.规范大型活动碳中和。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带头示范,逐步推动演出、赛事、会议、展览等大型活动有计划地实施碳中和。

  在碳金融发展方面,主要有三方面创新举措:1.拓展市场主体。在风险可控、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适时丰富上海碳市场参与主体(金融机构、符合监管要求的境外机构投资者、个人等)。2.碳资产担保。支持将上海碳市场交易的碳资产纳入金融机构合格担保品范围。3.绿色金融。推动建立碳市场与绿色金融市场的信息互通互认机制,研究建立基于企业碳绩效的碳账户体系。

  在其他方面,还有四方面创新举措:扶持并规范碳排放管理领域技术服务机构发展;实施碳排放管理员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积极争取《巴黎协定》下的国际碳减排量交易平台落户上海;加强与国际碳市场的对话交流。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