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资产的一般定义是指在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或者自愿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产生的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配额排放权、减排信用额及相关活动,属于环境资产,可在市场中公开进行买卖,通常用来鼓励或限制企业的碳排放量。简单来讲,如果一家
就在碳市场开放交易同期,截止到2021年底,我国工商注册成立的企业中有282家名称中带有“碳资产”,其中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57家,创下历年来碳资产企业注册数量增长的高峰。“双碳”之风越吹越盛,“碳”这一要素的重要性正在逐步凸显
供应链金融科技是一项系统工程,无法脱离产业数字化单独存在,首先要服务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产业的互联网联结,然后在此基础上叠加金融科技才可提升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能力。供应链金融科技兼具科技、产业和金融三重属性,其本质是科技
未来的科技风险是信息科技本身的风险,其中包括系统运维风险,这种物理风险难以控制,“虽然信息科技人员非常尽职尽责,对设备维护非常精心,没有任何人为操作差错,但是它的风险仍然存在。”陈伟钢指出,除了系统运维风险,还有系统开发风险
3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在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推进数字经济”分论坛上表示,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是我国把握信息技术和科技革命的基础。做好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把握三个关键:一是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数字产业化,三是产业数字化
为更好发挥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支撑作用,省生态环境厅等8部门近日印发《浙江省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实施意见》。“十四五”期间,浙江将围绕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气候变化,进一步完善气候投融资制度建设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分类提出了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五个要素领域改革的方向,明确了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具体举措。这是中央文件首次明确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之一
数字经济化已是刻不容缓,中国紧接推出《“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主要针对于数字经济环境的推动,其中数字经济重点产业共有七个,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在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支撑下
武汉市首部数字经济发展报告,报告涵盖综述、核心产业、产业数字化、区域和企业等五部分。据该报告,武汉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涵盖“光芯屏端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量子科技、空天信息、智能网联汽车等。
所谓“无证明城市”,就是通过全面清理老百姓和企业办事的证明材料,在一个城市范围内实现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证明材料一律取消。“无证明城市”并非取消所有的证明材料,而是对某些确需保留的证明材料,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实现办事过程无需申请人提
近年来,石油石化企业持续加强供应商管理,有效降低了企业经营成本,提升了采购产品和服务质量。业内优势企业在完善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采购交易管控体系,加强供应商管理信用体系建设的同时,带动全行业打造高质量供应链体系,着力构建自主可
数字经济提质增效,科技创新引领发展。在安徽合肥,“中国声谷”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吸引集聚起人工智能企业超千家,年产值超过1300亿元;在广东深圳,有电子公司探索推出将机器、工人、设备工程师高效连接的数字闭环处理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