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创新制度,两年来,全国碳市场运行取得了哪些成效?碳市场进一步发展壮大,有哪些挑战和机遇?未来,金融与碳市场将产生怎样的“碰撞”,如何借助碳市场推动金融创新?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经国际实践检验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市场手段,也已成为我国落实减排承诺、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自2011年起我国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
中国和冰岛发表关于进一步加强地热和绿色转型合作的联合声明
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发布全球首个生物多样性国际标准ISO 17298
阿联酋宣布拨款1000万美元支持亚太地区提升防灾韧性
《全球临界点报告》:世界达到第一个气候临界点
《2025年可再生能源报告》: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仍将强劲增长
《推动能源转型矿产负责任供给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中国企业支持NbS全球示范案例》在2025世界自然保护大会上发布
强化信用监管 赋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 | 碳市场建设解读⑫
T/CCPIA 284-2025《 农药原药产品碳足迹核算通则》及 T/CCPIA 285-2025《温室气体 产品碳足迹量化方法与要求 精异丙甲草胺原药》两项团体标准发布
碳信用市场迎来"质量革命",ICVCM标准引领行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