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试点碳市场的基础上,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于2017年底启动建设,目前制度体系已初步形成,交易规模逐渐扩大,市场流动性有所提升。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全国碳市场正在稳步推进、发展壮大。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为更好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建议国家层面抓紧制定出台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为各地区各领域制定好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提供引导和依据。加快完善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全
食品企业冷链系统独立核算 广东设定冷藏库能效标准
国家认监委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通用实施规则(试行)》
特殊行业专项审查 钢铁水泥等设双重约束
区域协同创新机制 打造绿色发展样板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和碳排放评价办法》创新监管机制 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碳信用市场面临“洗绿”风险,企业采购成本激增
区域碳市场协同发展取得突破,跨境交易机制创新
碳减排项目开发商面临转型压力,运营成本上升18-22%
新兴项目类型快速崛起,市场结构持续优化
自愿碳市场透明度建设持续推进,信息披露指标增加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