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全球共同加大努力,才能避免气候灾难。透明度机制不仅让我们有机会监督各国履行承诺,更能借此平台展示创新解决方案、分享成功实践,从而激发更宏大的气候雄心与更果敢的行动——最终将庄严承诺转化为切实进展
8月6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签署一项关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法令。俄罗斯的目标是到 203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1990年水平的65-67%,该目标将成为俄罗斯联邦更新《巴黎协定》的国家自主贡献的基础。
自 2025年8月1日起,根据 2025年7月2日生效的土耳其第 7552号气候法制定的《碳认证和抵消法规草案》已开放征求公众意见。该法规草案引入了土耳其碳抵消系统,概述了建立土耳其国家碳抵消系统(TR KDS)的框架,使减排和清除项目产生碳信用额。新系统的主要目标是确保通过
碳信用监管正经历深刻变革:1)框架趋同,ICVCM核心碳原则成为75国共同标准;2)机制衔接,《巴黎协定》第6.2条完成首笔跨境交易;3)市场互认,英美碳市场实现碳信用互认。这种协同带来显著效益:1)合规成本降低20%;2)诉讼风险下降45%;3)交易效率提升30%。中国CCE
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目前,我国已建立重点排放单位履行强制减排责任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激励社会自主减排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为推动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以下简称“双方”),认识到气候变化关系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意识到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决心致力于在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为代表的联合国框架下共同努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决定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
在全球平均温度纪录屡创新高,极端天气事件强度、频度、广度不断增加的背景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实现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共同的目标。截至2024年6月,全球已有148个国家提出碳中和承诺。2023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进行了首次全球
全球气候变暖不分国界,需要各国共同努力应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法律文书为减缓气候变化提供了政治和法律基础,各国应积极履行减排承诺,加强合作,分享经验,共同推动全球气候治理。
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原主任、首席专家,《中国新闻周刊》首席低碳传播官贾峰在#碳路绿色生产力#第十五届“绿色发展 低碳生活”主题对话上,把“勤俭持家”这一中华传统文化放在“双碳”目标下进行了新解读,探讨了消费者如何在衣食住行等领域践行低碳生活,以减少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