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李高司长率领几位处长来碳阻迹调研,双方也就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的问题展开了详细讨论,也取得了可喜的共识:国家层面将加大力度建设产品碳足迹国家基础能源数据库,企业基于基础数据库搭建贴近终端的产品或服务的数据库。这样政府和企业就都
在企业计算组织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的时候,经常遇到两个常见问题:一是活动数据对应多个排放因子;二是活动数据压根没有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ISO等碳排放计算标准,有一些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原则:
高瓴张磊:碳阻迹已形成了可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ESG已纳入高瓴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
推动国际合作 共护全球气候
应对气候变化 我们能做些什么?
气候变化导致农业种植带北移西扩
全球变暖背景下 极端天气频发
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对生产生活有何影响?
人类活动是温室气体浓度上升主要原因
氟化温室气体浓度增速放缓或下降
追根溯源 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受何影响?
温室气体的浓度如何衡量?
生态环境部就6项CCER方法学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