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生态环境部气候司李高司长率领几位处长来碳阻迹调研,双方也就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的问题展开了详细讨论,也取得了可喜的共识:国家层面将加大力度建设产品碳足迹国家基础能源数据库,企业基于基础数据库搭建贴近终端的产品或服务的数据库。这样政府和企业就都
在企业计算组织碳排放和产品碳足迹的时候,经常遇到两个常见问题:一是活动数据对应多个排放因子;二是活动数据压根没有对应的排放因子。根据ISO等碳排放计算标准,有一些处理这类问题的基本原则:
高瓴张磊:碳阻迹已形成了可能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ESG已纳入高瓴投资全生命周期管理中
英国政府拨款110万英镑用于港口碳捕获项目
德国拟设千亿欧元战略基金重点投资能源转型与关键原材料
加拿大首个商业碳捕获利用设施在安大略省开工
区域碳价差创23.45美元纪录,跨境交易机制创新取得突破
碳信用区域市场协同发展,跨境交易机制创新
碳信用市场供需格局深度调整,结构性机会显现
党政机关国有企业率先使用自愿减排量 发挥社会表率作用
碳市场技术服务机构实行准入清退双机制 培育国际性专业机构
湖北省恩施州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印发《恩施州深化碳交易改革工作方案》
何为气候透明度?为何需要气候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