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碳抵消产生方式和机制管理方式,可将碳抵消机制分为国际性碳抵消机制、独立碳抵消机制及区域、国家和地方碳抵消机制三类。不同的碳抵消机制所覆盖的行业有所不同,共有 19 个抵消机制林业碳汇行业,占据全球总量的 73%,位列所有行业第一位
长期以来,碳抵消机制在应对气候危机的提议中一直饱受争议,在追求净零排放经济模式的道路上,碳抵消计划更多只是“权宜之计”。然而,随着气候危机持续加剧,碳抵消又重回业界视野并日益受到重视。碳抵消额度交易日渐火热凸显了制定全球统一标准的重要性。
园区热力供应碳排放核算规范发布,鼓励采用非化石能源热力
上海商业建筑碳排放强度取三年平均值
CCER注销声明模板统一,需载明用途及抵销量
碳信用发行量大幅缩减,2024年同比下降20%至3.11亿吨
新兴碳移除技术初现端倪:生物炭均价165美元/吨,但规模不足1%
上海新增仅报告企业需履行碳排放监测义务
上海商业建筑碳排放管理覆盖半岛酒店等高端场所
【国市监计量发〔2025〕66号】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推进国家碳计量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
七部门:用好用足碳减排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新型工业化重点领域和中小企业发展
欧盟甲烷追踪系统首年暴露能源行业监管漏洞 超标排放集中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