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活动具有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的负外部性,需要构建广泛、有效、有公信力的治理体系,将外部性内部化,以推动碳排放企业、个人实施减碳、零碳乃至负碳等技术改进和行为升级。碳排放治理过程需要具备普遍公信力、可扩展、普遍服务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支撑政府、行业
《保险助力绿色交通发展蓝皮书》发布
英国自然保护援助资金创纪录达8亿英镑,碳信用交易成主要推动力
日本印度碳信用合作面临规则瓶颈 汽车业CCUS项目陷方法学认证僵局
美国能源部拟倍增LNG出口能力 承诺2027年前助欧盟彻底摆脱俄气
新加坡环保组织批政府碳税数据不透明 13家NGO联署要求披露工业豁免清单
巴西倡议“雨林债券”突破融资僵局,碳信用机制迎来重大改革
巴基斯坦洪灾致180万人流离失所,气候归因揭示变暖加剧灾害强度
太阳能事实核查揭穿16大认知误区,光伏全生命周期净效益获实证
首笔北京碳排放配额约定购回交易落地,助力碳金融创新与市场高质量发展
德国新政府拟放缓可再生能源扩张步伐 经济部长称需权衡电网承载力与工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