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罗湖管理局因一起非道路移动机械尾气超标违法事件与深圳某公司签署了一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协议》,在广东省内首次探索通过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开展替代性修复。根据协议约定,该公司在签约后需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费用存入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
《碳交易与碳资产管理实战指南》视频课程
太平洋岛国创新气候融资模式获国际认可
荷兰电解水项目搁浅暴露欧盟绿氢基建短板
国际航协呼吁加快可持续航空燃料规模化生产
上海健全碳普惠可持续运行管理机制
《上海碳市场全面深化改革行动方案(2026-2030年)》政策起草背景
碳减排项目开发成本持续攀升,中小开发商面临挑战
自然解决方案主导移除市场,技术类项目仍处萌芽期
项目开发周期显著延长,高质量信用供应面临瓶颈
碳信用价格两极分化加剧,高端项目溢价突破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