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 碳信用投资风险与机遇并存,多元化组合成关键策略

    碳信用市场面临价格波动、流动性不足和“洗绿”风险,投资者需采取多元化策略。建议配置技术移除(如DACCS)、自然解决方案(如林业碳汇)和甲烷捕捉项目,平衡技术风险。地域上结合新兴市场与成熟市场项目,期限上搭配短期交付与远期协议。风险对冲工具如碳信用保险和

    2025-10-10 17:35
  • 碳信用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结构性分化特征显著​

    2024年自愿碳市场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分化特征。高端项目如ARR和生物炭分别保持20.44美元/吨和165美元/吨的高位价格,而可再生能源等基础项目均价跌至2.67美元/吨。这种分化导致市场呈现"哑铃型"格局,中间价位(6-12美元/吨)交易占比缩减至25%。ICVCM认证体系

    2025-9-3 10:45
  • 碳信用市场面临“洗绿”风险,企业采购成本激增

    当前碳信用市场因质量参差不齐,企业面临“洗绿”指控和声誉风险。低质量碳信用可能导致减排量虚高、重复计算等问题,买方需额外支付15%-20%溢价或购买保险以规避风险。ICVCM和《2025版CDR标准》通过强化额外性验证、基准线设定和MRV机制,推动市场透明化。然而,技术执

    2025-8-25 14:49
  • 碳信用市场供需失衡加剧,高质量项目溢价持续扩大​

    2024年自愿碳市场呈现明显的供需错配现象。虽然整体交易量下降25%,但高质量项目价格持续攀升,其中ARR项目均价上涨19%至20.44美元/吨,生物炭项目更是高达165美元/吨。这种分化源于供给端调整滞后于需求变化——林业类新项目注册量同比下降12%,而终端用户退休量仍维持

    2025-8-15 12:44
  • 企业领导者为什么必须了解碳信用额?

    要求企业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政府法规仍然稀缺,因此,越来越多的公司正在采用“净零”目标。学术界和非营利组织合作编制的数据库Net Zero Tracker的数据显示,全球2000家最大的上市公司中,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已经宣布了净零排放目标

    2024-2-23 17:03
  • 国际碳信用市场交易日趋活跃

    自愿碳市场对于减排压力大、经济实力有限、环保意愿不足的实体,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排方式。但是,影响自愿碳市场的一个关键挑战是如何为碳信用额定价,新加坡启动首批碳信用额现货交易,为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透明定价的碳信用交易提供了更多

    2023-6-20 10:43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