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性碳市场正面临信誉和品质的挑战,为了重建信任,国际机构正加强合作,推动通用标准。企业会优先考虑以自然为本或新型的碳移除技术,并重视碳抵换额度的综合环境效益。有人认为,自愿性碳市场面临萎缩,其实是一种“重组”,更加可持续的2024年自愿性碳市场
上海将不断创新碳普惠激励机制
自然解决方案与工程技术路径在碳清除领域展开竞争
数字技术赋能碳信用监测,精准度大幅提升
碳信用政策协同效应显现,国际监管框架逐步统一
碳信用金融市场创新加速,风险管理工具多样化
零碳园区建设明确验收标准,核心指标不达标将取消申报资格
零碳园区建设强化过程管理,要求按年度报送实施进展报告
园区热力供应碳排放核算鼓励实测,不具备条件可采用缺省值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单向竞价成交模式
《上海市大型活动碳中和工作指引》详细规定碳中和实施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