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 数字技术助力碳普惠,腾讯推出数字碳中和可信计算平台“碳BASE”

    为积极响应国家 " 双碳 " 战略、助力碳市场数字化和技术创新、服务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2 月 22 日,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SSV)碳中和实验室举办 " 数字助力低碳生活沙龙 ",并正式推出腾讯数字碳中和可信计算平台—— " 碳 BASE"。

    2023-12-27 09:59 浏览量29375 评论0
  • 智慧畅行 | 公交企业脱困:基于碳排放交易 增强“造血”机制

    面向公交企业,基于区块链数据可追溯、不可篡改、多方信任等特性,打造碳资产数智化管理平台,有效解决碳资产的记录、存储、盘点与交易问题。在碳资产记录上,通过公共出行碳减排方法学对公共出行碳排放量核算审定、记录,且可追溯每笔碳资产所对应乘客出行的时间

    2023-12-15 15:10 浏览量29333 评论0
  • 【国函〔2023〕141号】国务院关于《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河北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河北省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河北省地处京畿要地,是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

    2023-12-14 09:23 浏览量20249 评论0
  • 吉利控股亮相COP28,向世界分享全链路减碳实践

    绿色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作为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成员,吉利控股承诺将履行以联合国公约为基础的全球契约十项原则,助力实现17项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围绕2045年全链路碳中和目标,吉利控股致力于探索适用于

    2023-12-12 13:56 浏览量15875 评论0
  • 《中国绿色物流发展报告(2023)》:物流行业是能源密集型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

    根据《中国绿色物流发展报告(2023)》,物流行业是能源密集型行业,温室气体排放量显著。当前,我国物流业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9%左右。据测算,货物运输及配送活动、装卸搬运及仓储活动、辅助物流活动是物流业碳排放的三大来源,其中货物运输及配送碳排放占比高达85%左右。报告指出,推动运输工具的电动化是物流行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措施。

    2023-12-04 09:13 浏览量13630 评论0
  • 我国碳市场交易换手率仅在3%左右 欧盟碳市场417%

    据易碳家了解到,我国碳市场交易换手率仅在3%左右,欧盟作为全球交易最活跃的碳市场,换手率从初期的4.09%跃升到当前的417%。

    2023-11-28 10:55 浏览量10191 评论0
  • 实现碳达峰各地怎么做 工业领域是重中之重

    日前,随着深圳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正式公布,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碳达峰“施工图”全部公布。各地的实施方案有何特点?哪些领域成为共同关注的焦点?这些方案会给相关产业带来哪些影响?

    2023-11-28 10:22 浏览量15145 评论0
  • 我国发布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11月24日发布《坚定不移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的愿景与行动——共建“一带一路”未来十年发展展望》,研究提出未来十年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思路和务实行动举措

    2023-11-24 15:11 浏览量4885 评论0
  • 多地试点,指标完备:《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正式发布

    2023年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通过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并于11月6日公开发文,将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建设方案》提出了国家碳达峰试点工作的总体目标和时间节点

    2023-11-15 10:56 浏览量7490 评论0
  • 碳去除和储存生物质(BiCRS)

    碳去除和储存生物质(BiCRS),利用生物质生产能源(也称为碳捕获和储存生物能源BECCS)或耐用产品,如生物炭和建筑材料,同时锁住光合作用过程中捕获的大部分碳,包括生物油地下注入。

    2023-11-09 08:33 浏览量5448 评论0
  • 直接空气碳捕获和存储(DACCS)

    直接空气碳捕获和存储(DACCS),利用化学过程直接从空气中分离捕获二氧化碳,并将其隔离在地质构造或耐用产品中。

    2023-11-09 08:33 浏览量5197 评论0
  • 黄震院士:面向碳中和的能源绿色转型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问题

    碳中和目标下,化石能源将从主体能源向保障性能源过渡,新能源将从补充能源走向主体能源的地位,逐步构建起新能源为主体,化石能源+CCUS及核能为保障的零碳电力。面向碳中和的能源绿色转型,绝不仅是一个能源问题、一个技术问题,它们是一个全局性系统性问题

    2023-11-08 11:45 浏览量5225 评论0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