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品数字ID诞生的第一条信息开始,就被分别记录到互联网的每个角落中去,伴随商品的制造、加工、运输等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都被分别记录到世界上的不同服务器中。
区块链技术把共享账本(类似分布式数据库)中需要存储的数据分成了不同的区块,每个区块通过特定的信息链接到上一区块的后面,前后按时间顺序连接起来呈现一套完整的数据。
第一个好处是,在一个分散化的、标记化的市场中,你不再需要信任任何中间媒介。如果你生活在一个金融基础设施薄弱或腐败的国家,那么只要你能接入互联网,你就能参与到一个强大而充满流动性的全球市场中,以进行标记化的资产投资与交易。
问比特币是否可能失败的问题就像问15年前互联网是否会失败一样。每个人都会回答是,但更多的是因为缺乏理解,加入普遍的共识,并且因为人们对'未知'未来极度恐惧。
如过去的信用卡、流媒体技术、4K 高清内容、VR 等出现的新技术,应用的第一站,都是人类的原始冲动突破下, “飞入寻常百姓家”。而区块链这项技术,更因其去中心化、匿名性等特点,成为情欲的温床。
再来看一条区块链界“网红”李笑来最近的“友情提醒”:区块链的世界是一个严格的世界,传统互联网尚且雁过留痕,区块链的世界更是“人人都是证监会”,做与不做,做了什么都会一清二楚,所以他告诫区块链项目方“做个好人”。
区块链思维与互联网思维有本质不同,互联网思维强调的是用户和闭环,而区块链的本质是共识。通过区块链和通证,可以设计出一种共赢机制,把所有的员工、用户、供应商等成员都绑定到一条船上,极大的激发企业、基金会、社区的主观能动性,这跟传统的股份制相比是质的提升。
分布式账本有一种较为激进的颠覆性潜力。这部分是因为它们已经促成和与生俱来的(例如在密码学和软件工程);它们可能进行创新的行业和服务(例如金融服务、房地产、医疗保健、身份管理);和它们的处理能力(如低成本、实时、无法篡改)。但是它们的
比特币和其他加密货币的主要安全特性是网络的去中心化控制。这些系统是由一个全球的节点网络通过共识机制进行运作的,所以没有一个中心的信任机构或者是单点失效的问题。这意味着任何恶意的攻击者都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才能对系统进行攻击。对个体用
分布式账本系统如何运作也可能牵扯到更广范围的社会利益。例如,监管者可能希望征税、起诉犯罪分子以及限制分布式账本系统用于犯罪目的。如果一项系统被采用后,开始对社会的其他地方产生潜在的撞击效应,则监管者可能同时希望确保该系统对
在区块链的世界中,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来自动执行类似合约,可以帮助我们节省大量的人工和时间成本,人们几乎不需要担心任何节点发生意外,也没有人能够恶意地去破坏或者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