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自媒体 查看内容
  • 2582
  • 0
  • 分享到

气候圈与区块链,都是关乎未来的大事!

2018-3-25 21:38

来源: gh_bf6c66615d14


今日 小绿为你播报

「气候」「区块链 」

一些可能擦出火花的事儿


Part A

「气候圈 」无小事儿


1. 世界银行发布报告称:全球面临气候移民新挑战


如果温室气体排放不能大幅减少,各国不能采取强有力行动遏制全球变暖,到2050年将会产生1.43亿气候移民。

 

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南亚和拉丁美洲三个地区预计分别有8600万、4000万、1700万人口面临生存威胁并被迫迁移。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如作物欠收、水资源短缺、海平面上升等增加了当地人口陷入困境的可能性。最为弱势的群体将无法迁徙,并陷入越来越没有生存机会的境地。


2.  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组建生态环境部,赋予其应对气候变化新使命


2018年3月17日上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最亮眼的之一当属组建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的新职能包括整合原环境保护部的职责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

 

这次机构改革是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遵循了优化协同高效的机构改革原则,体现了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进行改革的理念。

 

生态环境管理与应对气候变化本身密不可分。将两者统一管理也是很多国家的通行做法。将两者纳入一个部门综合管理有利于加强气候与环境的协同治理。



3.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今年“地球一小时”活动,提倡“60+生活方式”,意在引导绿色消费



今年,WWF提出“开启我的60+生活”,在2017年发布的《可持续生活指南》基础上,提出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五种绿色生活方式,并且将以“减塑行动,重塑未来”为起点,通过商超、酒店、餐饮、外卖平台、电商平台等渠道,将“60+生活方式”在生活应用场景中零距离地传递至公众,切实引导公众行为转变。


小绿旁观笔记: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气候适应性风险的挑战形式面前,中国在应对减排及生态保护方面表达了积极的态度,采取了强有力的制度设计充分发挥温室气体减排对污染控制的协同效应。与此同时,在社会科教层面,国际组织也在充分促进公众参与,促进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产生。


Part B

「区块链 」成大事儿


数字货币外,区块链技术已落地应用场景


1. 区块链落地物流行业,腾讯及中国物流与采购协会牵头发布供应链联盟


“传统的物流行业痛点,存在信任问题和信息篡改风险,同时融资困难,我们希望通过腾讯区块链,从根本上改变金融机构对小微的授信及风控模式,改变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腾讯区块链业务总经理蔡弋戈如是表示。

 

据区块链探长(腾讯旗下区块链媒体)消息,3月20日,腾讯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同发布区块供应链联盟链。双方将基于腾讯区块链,共同开发电子运单服务平台、运输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医药冷链溯源平台等行业应用与系统平台。


2. 消费金融领域,微众银行以区块链技术加速普惠金融发展


“传统“批量文件对账”模式长久以来未能解决的成本高问题,正是区块链技术的用武之地。” 微众银行区块链首席架构师张开翔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

 

据虎嗅网消息,微众银行主打产品背靠10亿月活用户的消金巨头进发区块链,以金融科技战略加速普惠金融发展

 

早在2016年8月,微众银行联合上海华瑞银行推出微粒贷机构间对账平台,这也是国内首个在生产环境中运行的银行业联盟链应用场景。随后,洛阳银行、长沙银行也相继接入机构间对账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优化微粒贷业务中的机构间对账流程,实现了准实时对账、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等目标。截至目前,平台稳定运行1年多,保持零故障,记录的真实交易笔数已达千万量级。

 

在底层技术方面,2017年,微众银行联合万向区块链和矩阵元共同研发了区块链开源平台(BCOS),并联合金链盟的多家成员机构共同研发了BCOS的金融分支版本—FISCO BCOS,两大平台现已完全开源,促进了国内开源区块链生态圈的形成。


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鼓励利用区块链技术增强对气候变化行动的监测报告和验证


中国气象局3月15日转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官网文章,表示在具体的应用实践中,可以利用区块链技术增强对气候行动影响的监测、报告和验证;提高气候行动的透明度、可追溯性和成本效益;建立气候行动参与者之间的信任;让气候行动的激励机制惠及最不发达国家。


区块链可以用于改进碳排放交易系统,推动清洁能源贸易,增强气候资金流,更好地跟踪和报告温室气体减排量并避免重复计算。



由于区块链的分布式网络属性,其可以防止对系统进行垄断性控制,在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共同行动中提升管理效率。该技术记录的交易是永远公开的,确保了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目前,关于如何将区块链整合到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不同领域的研究正在快速发展,区块链和气候变化交叉领域的创新研究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得到进一步发展。


4. 蚂蚁区块链在公益行业善款追踪及商品溯源场景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1)公益行业善款追踪


蚂蚁金服在2015年组建的一个内部兴趣小组。彼时,区块链概念还只是国内科技圈内的小热点。2016年,这个兴趣小组参加了公司内部黑客马拉松挑战赛,48小时不眠不休,实现了一个区块链公益善款追踪应用的POC(概念验证)。

 

DEMO模拟了一个公益机构、数位捐款者和受捐人,链路并不长,但能整个跑通,实现了捐款信息流的步步追踪,记录完全公开、透明、不可篡改、不被中心控制。

 

2016年7月上线的公益项目的基础上,区块链团队进一步探索善款追踪的产品化,到2017年3月,支付宝爱心捐赠平台全面引入区块链技术,所有捐赠数据上链。截止2018年1月,被区块链技术记录的捐赠信息,已涵盖2100万用户向831个公益项目捐款的3.67亿元,捐赠人次达到2.2亿。


2)商品溯源


“未来所有社会商品从生产、流通到销售的各环节信息都能上链,所有人养成正品溯源的心智—就像现在大家都习惯 ‘扫一扫支付’,未来则会习惯“扫一扫溯源”。


2017年3月,天猫开始为澳大利亚、新西兰进口食品的防伪、溯源寻找新的技术方案,蚂蚁金服的区块链探索正好可以解决此类问题。经过基础研发、概念验证、节点部署、测试等一系列流程后,溯源项目在2017年9月上线。整套技术方案也结合了物理防伪技术,保证上链的虚拟数据和实物对应。

 

消费者现在可以通过扫描澳新进口食品包装上的二维码,看到商品在海外通过质检、经过海外仓、国内保税仓、在天猫销售及中途的各种物流信息。

 

商品溯源将是蚂蚁金服区块链团队在2018年继续着力拓展的场景。而掌握了商品流转的真实、实时信息后,再切入供应链金融,甚至重塑生产、供应体系,都将水到渠成。



小绿旁观笔记:

越来越多被炒作的区块链应用场景由虚务实。普通公众能够忽略掉冰冷的技术词汇和专业术语,逐渐直观参与切身体会“去中心化”的信息透明带来的用户体验改变。除了数字货币,区块链即将赋能更多行业。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