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urtois和Bahack学者通过实际的实例分析,发现恶意矿工也可以从“扣块攻击”中获利。在扣块攻击中,某些已加入联合采矿池的恶意成员不布任何挖到的区块,从而降低了采矿池的收益,浪费了其他成员提供的算力。这种攻击也被称为“破坏(Sabotage)”攻击,通常恶意矿工不会有任何收益,但“扣块攻击”的主要危害是浪费矿池算力资源,减少矿池收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扣块攻击”会使矿工和采矿池都受不同程度的损失,相对于矿工很低的成本,采矿池的损失则比较大。从利益方面考虑,发起“扣块攻击”多为互相竞争的采矿池,一般矿工则较少。尽管“扣块攻击”理论上成立,但是实际上实施该攻击却很难。这是因为“扣块攻击”的代价非常大,这一点与
比特币的51%攻击相似,即发起该攻击必要的基础是需要掌握巨大的算力,所以基本上“扣块攻击”在现实中极少发生。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