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8558
  • 0
  • 分享到

基于区块链的应急物流建设研究 ——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资保障视角

2020-2-20 11:20

来源: 应急物流专业委员会

区块链推动应急物流信任治理


应急物流信任治理的困难既源于利益独立的企事业单位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又源于决策者有限理性导致的不完全契约,这可能引发参与者的机会主义行为。随着互联网信息传输的加速和共享理念的普及,应急物流信任治理问题既因信息不对称消减而有所缓解,又因技术双刃剑所致新的机会主义风险和信任问题而有所加剧,区块链具有不可更改属性,区块链物流技术可以追踪物资流向,有效调配跟踪资源,区块链金融技术可以解决灾害救援资金的结算、事后补偿及利益分配问题,区块链技术和思想的引入将更好地推动应急物流的信任治理。

(一)实现应急物资追溯,避免伪劣物资流入

依托区块链,可将应急物资相关的生产和流转信息实时记录在区块链上,实现从源头到生产再到运输直至交付的全程追溯,经过全网共认形成不可篡改的事实,对物资溯源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防止应急物资掺杂假冒伪劣。早在2017年京东就已发布区块链在溯源方面的应用,建立“京东区块链防伪追溯平台”,将原材料过程、生产过程、流通过程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写入区块链,实现精细到一物一码的全流程正品追溯,特别是为民生领域的“食品安全”“药品安全”“应急物流”等场景搭建“可信供应链”。

(二)形成完整责任链条,有效降低信任成本

以往应急物流系统内的数据信息是各主体自行维护,当账本上的信息不利于其自身时,责任方会选择篡改甚至删除记录,追责将额外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应急物流对物资质量及物流时效性有严格要求,须追踪记录物资及信息的流转链条,实现来源追溯、防伪鉴证。基于区块链可对应急物资流转信息进行实时动态追踪,增强应急物流的透明度、可追责性和公信力,避免信息传递扭曲失真导致的信任危机,最大限度地降低信任成本和交易成本。

区块链通过提供实名认证、电子签名、时间戳、数据存证及全流程可信服务,建立完整信任体系,提供透明监督和责任追究的可靠依据,形成完整、防篡改的责任链条,区块链的可溯源和透明性特征将帮助应急物流各方参与者实现自证,有效提升相关机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减少造谣传谣,极大增强政府公信力,为全民“战疫”提供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引入去信任化范式,破解捐赠信任危机

近期,由于捐赠物资去向等信息发布不及时、不公开、不透明,运行管理效率低下,一些慈善组织遭遇信任危机,区块链能够带来极高的透明度和严明的问责机制,引入去信任化的交易范式能够解决慈善公益事业痛点,其高度安全性可以保障记录于链上的每一批物资流转都真实可信,流向信息不可篡改,捐赠物资处于哪个环节、是否及时发放到位、哪里存在卡顿停滞等透明清晰,杜绝暗箱操作,提高信用水平,公众无需质疑慈善组织在公布信息时有隐瞒或欺骗行为,有利于捐赠人和社会大众消除对于慈善组织的怀疑,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便捷、实时、公开、透明的捐赠方式奉献爱心,集全社会之力推进疫情防控工作。目前,趣链和雄安集团推出慈善捐赠溯源平台“善踪”,33复杂美推出“33区块链慈善平台”等,用于慈善捐赠的公示和溯源。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