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11833
  • 0
  • 分享到

一些年轻干部利用数字技术收受好处、挪用巨额公款网络打赏

2021-10-6 23:51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利用数字支付、电子理财等方式,贪腐行为更隐秘


“半年时间内,贪污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保险费60多万元,涉及27家单位178人……”5月18日,河南省濮阳市华龙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中心召开警示教育会,通报了该中心原干部穆玉龙制作“李鬼”二维码的违纪违法案例。

2016年8月,26岁的穆玉龙进入华龙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从农村家庭走出来的穆玉龙不愿过艰苦生活,在虚荣心理作祟下,把黑手伸向了该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补缴的养老保险费。2019年12月,他利用职务之便,私自将个人支付宝二维码页面名称篡改为“中国社会保险华龙区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中心”,并将此二维码出示给前来缴费的人员。

如此一来,本应打入公共账户的养老保险费,便进入了穆玉龙个人的腰包。此后,他陆续通过个人支付宝、微信账户及现金方式,违规收取辖区机关事业人员补缴的养老保险费60多万元。穆玉龙仅将8000余元上缴到区社保中心财务室入账,其余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微信钱包、支付宝付款等支付方式及数字货币的出现,使得贪腐行为更加便捷,也更加隐蔽。由此还延伸出通过电脑伪造银行存单和报销单、挪用公款购买网上理财产品等新型犯罪方式。”福建福州市纪委监委审理室副主任范兆城告诉记者。

伪造二维码只是新型腐败套路之一,还有人利用公款私存、延迟进账的方法,玩起了“腾挪戏法”。

浙江杭州市钱塘区义蓬街道春园村原报账员朱锐锋,曾负责村里与农户之间的资金收缴和支付等工作,经常接触到大量现金。2014年1月,这名“85后”年轻干部把赚钱的目光瞄准了代收代缴的村民农医保款。朱锐锋把34万元村民农医保款转进个人余额宝赚利息,待一个多月后农医保款上缴时,已赚得1000多元的“外快”。

尝到甜头后的朱锐锋一发不可收拾,不按规定将农医保款、征地养老保险金等资金缴纳到村对公账户中,而是先后多次通过延迟入账等手段,利用手机软件将资金转账到其个人银行账户中。此后,他又沉迷炒股,资金缺口越来越大,公款越挪越多,时间越延越久,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2020年3月,朱锐锋因犯挪用公款罪、挪用资金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进步,“围猎”的手段、方式也日趋多样,不少年轻干部在微信红包、代付消费金等新型行贿方式面前失守。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