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应用 查看内容
  • 4368
  • 0
  • 分享到

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创新

2021-10-12 11:37

来源: 银行家杂志

供应链金融是金融机构围绕大型制造等核心企业,通过管控或掌握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信息流和物流,提供配套的资金流或融资等金融服务,通过供应链的方式把单个企业的不可控风险转变为供应链企业整体的可控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供应链已发展到与互联网、物联网深度融合的智慧供应链新阶段。未来应是以金融科技促进供应链金融的创新,让供应链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个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主线。

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和存在的问题

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

在互联网技术未升级和区块链技术未出现以前,传统供应链金融模式大部分为线下操作。以供应商对核心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为例,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第一种模式是核心企业开立商业承兑汇票。该模式下,一般由核心企业开立并承兑商业汇票。该模式的优势在于,核心企业利用自身的商业信用,延缓付款时限。若能得到金融机构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为供应商实现融资功能。但该种模式的融资功能较有限,且传统纸票模式下,时有假票出现。

第二种模式是金融机构商业保理。供应商对核心企业供完货后,由核心企业对供应商应收账款予以确认。供应商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根据应收账款面值支付一般为50%~90%不等的对价。供应商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后,向核心企业发出转让通知,并要求其付款至融资金融机构。该模式的优势在于,金融机构对商业保理普遍较为认可, 市场接受程度较高。不足之处则在于,供应商账单分散时,需要核心企业反复配合应收账款的确认,操作成本较高。同时, 如供应商以有瑕疵应收账款进行欺诈或更改收款账户,此类道德风险和操作风险可能会影响供应链金融的效率。

第三种模式是核心企业反向保理。传统保理业务从供应商应收账款需求入手, 反向保理则从核心企业应付账款入手,由核心企业统一安排供应商的融资。该模式的优点在于,核心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确认配合程度高,付款锁定对融资金融机构保障性强。但前提是,核心企业愿意配合, 也只有认可的供应商才能得到融资。目前,反向保理是市场上较为主流的供应商对核心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主要问题及成因

上述三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供应商融资的需求,但还是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核心企业信用无法为整个供应链增信。在第一种模式中,商业承兑汇票不能拆分支付,使得商票很难流转,同时,如需要贴现商业承兑汇票,则需要开票人在金融机构取得授信,才能在金融机构进行贴现。第二种和第三种模式只解决了一级供应商融资,仍难以解决二级、三级以及N 级供应商的融资。其次,大部分信息传递和融资流程为线下操作,效率较低。目前大部分融资操作都在线下进行,包括信息传递、应收账款债权确认等环节,其操作成本较高,实效性较弱。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缺乏统一可靠的信息系统,无法快速有效地传递数据。在供应链体系的信息传递过程中,各个参与企业并没有使用统一的信息系统,核心企业出于信息安全等考虑,并没有将ERP核心系统进行外部网络化应用。除了核心企业和一级供应商外,大部分供应链上的企业信息化程度比较低,供应链信息形成了数据孤岛,无法真实有效传递数据。在供应链条上提供金融和融资支持的金融机构,更是无法清晰准确地获取供应链体系相关数据,也难以核实供应链各种交易环节信息的真伪,因此也无法给予快速、有效的金融和融资支持。

其次,核心企业信用无法有效传递, 很难为其供应链增信。在供应链体系中, 最重要的就是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为其供应链体系的上下游企业进行信用增级。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数据传递模式,供应链条中最重要的信用信息就无法有效的传导和传递,核心企业就无法为整个供应商体系进行信用评级,供应商也无法借助核心企业的高评级和高信用来获得快速、低成本的融资。尤其是在多级供应商模式中,一级供应商之后的间接供应商无法依托核心企业的信用来融资,使其融资难、融资贵。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1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