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外部不确定性因素的不断增加,各地链长制接连推出,在解决产业链一些问题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当前我国产业链还存在基础不牢、水平不高的问题,尤其在信任建立、产品溯源、信息不对称等方面还需持续用力。
一是信任建立方面。产业链上参与方众多,链上成员企业之间往往存在竞争,导致一些企业的真实数据难以获得,常常造成行业竞争力的整体下降。因此,在产业链节点企业间建立信任机制尤显重要。
二是产品溯源方面。在产业链运行过程中,庞大复杂的信息交织,让问题产品溯源成为老大难问题。拿
农业产业链来说,由于我国农业的阶段性特点,导致农产品溯源问题很难解决。好在国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10月19日,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修订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而草案里面的一项重点内容就是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让以后的农产品追溯有法可依,这将会极大地提高人们群众的食品安全水平。
三是信息不对称方面。全球化仍势不可挡,产业链全球化也成为一个重大趋势。但在全球化的当下
供应链信息共享仍没有完全打通,处于割据的状态,导致信息孤岛的现象普遍存在。尤其在当前疫情影响下,一些国家和经济体经济滞胀问题凸显,进一步放大了信息不对称的短板,对产业链造成不小的危害。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