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4263
  • 0
  • 分享到

VC正在吃掉整个Web 3.0

2022-3-23 14:25

来源: 投中网 作者: 胥崟涛

为什么Web 3.0在国内的投资少之又少?


区块链从业者梦波向投中网介绍,多数Web 3.0项目规模小、市场短期见不到回报,而且多数VC采用传统投资架构,投资组合里只能选出具规模的股权项目,这样一来筛掉了大多数Web 3标的。

以开头的提到红杉资本为例,其架构已在2021年得到调整,打破传统VC的十年周期制投资模式,力图打造一个永久开放的结构,这为直接投资Web 3.0一类投资回报周期长、价值难以评估的项目扫平了制度上的障碍。

该基金负责人Michelle Bailhe认为VC和所有生物一样,要么进化,要么死亡。并预测在接下来的十年中,Web 3.0的用户数量和开发人员数量将增加10倍甚至100倍,而红杉资本将继续投注上亿美元资金。

那么红杉资本如何Pitch项目?Michelle坦言,大部分Web 3.0项目是在推特上找到的。投中网发现,Michelle在推特上已有5000+粉丝,在她的关注列表,前几位用户全部为Web 3.0创业者,其中不乏竞争对手a16z投过的Paradigm、Coinbase、OpenSea等明星项目创始人。

据a16z创始人马克·安德森撰文介绍,他们之所以能够提前以天使投资者身份投进这些规模不大的Web 3项目,原因在于其基金可以“开出小至25000美元,大至数亿美元的支票”。

长期持有且小额的投资策略无疑在区块链赛道是成功的。据统计,仅在2021年,a16z的投资组合中就有43家公司完成IPO或并购,业务范围涉及Web3.0、DAO、NFT等新兴概念。其中一个著名案例,便是a16z从2012年一直持有至今的Coinbase股份,IPO当天回报率达到了惊人的4000倍。

受困与传统投资策略,国内VC能对上眼的Web 3.0项目少之又少。

“大多数投资者都会称自己在投资Web 3.0乃至下一代互联网,但实际还是Crypto那套逻辑。”对于国内Web 3.0的投资,梦波表示并不乐观。

另一个角度看,国内市场对token的流动性监管同样抑制了Web 3.0创业活跃度。NFT平台创业者臧成都认为,此前Token作为区块链项目除股权融资外最主流的融资渠道,如果社区运维的好,其发行的Token则同时具备高流动、高溢价的优势;而没有了流动性,投资人自然没有了积极性,反而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标签: Web3隐私系统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