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生态 查看内容
  • 8963
  • 0
  • 分享到

Web3.0在中国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2022-5-7 08:15

来源: 秦朔朋友圈 作者: 上官芸

Web3.0有什么价值?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模式创新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的衣食住行生活百业能网络化的已经都完成了“互联网+”。我们只需要一门心思搞硬科技创新,互联网这种虚拟经济已经没有太多投入的必要了。

是不是这样呢?

我们注意到两个新的趋势:

一是市场层面,过去几年来,互联网上数据滥用和算法滥用的情形层出不穷,某互联网旅行服务平台给有消费能力的用户推荐较贵的服务,被指责“大数据杀熟”,某互联网媒体平台为涉及其股东的负面事件积极围追堵截控制舆论,被批评为“资本围猎”,某用户发现其个人信息被其他人用于网络借贷,该平台仍然向被冒用信息的用户追讨欠款……

二是政策层面,过去一年内,国家陆续出台《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中央网信办多次就行业垄断问题约谈知名互联网企业和处以高额罚金,并敦促相关企业取消人为的隔阂,打通产品边界。

这是为什么呢?问题在哪里?“解药”在哪里呢?

作为数据安全行业的从业者,我们一直认为隐私问题和数据泄露的根源是业内缺乏高效的数据流通安全和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技术,通过技术研发和推广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面对真实场景,真正的问题开始浮现。

第一个问题是价值悖论。大型互联网平台十年如一日地投入研发,用巨额补贴获取流量,终于积累了充足的数据,经过专业化的采集、清洗、归类和挖掘,从这些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规律和算法,如同“炼金术”般提炼出的“数据黄金”镶嵌在平台业务逻辑的方方面面,并且在持续进化润滑系统的运行。

平台通过规模效应和对用户的精细化运营逐步回收收益,同时通过资本化扩张将“炼金术”复制到更多的场景中去,获取更多收益。

那么问题来了,掌握数据的平台是否有动力解决数据安全问题呢?如果从信息安全角度来说,大型平台每年投入在网络防御、风控策略方面的预算也不是个小数字。

这些预算是为了把“黄金”存储在自己的“金库”里,但是否有新的价值驱动他们建造新的“黄金管道”,把这些“黄金”安全运送到别人的“仓库”呢?目前来看,还不充分,主要是“管道”的建造成本和运送“黄金”的边际收益,还不能量化。

第二个问题是监管边界。从国家的无形的手来看,平台资源和资本力量像基因的双螺旋,可能不断繁衍出同一套基因的子子孙孙,逐渐侵蚀多“物种”进化的机会,甚至侵蚀国家安全的领地,比如有创业公司控诉被巨头抄袭创意和流量碾压的情况,比如去年著名的某出行平台上市遇到的数据不当披露问题。

无形的手如果握得太紧,市场会喘不过气,但无形的手如果不干预,恐怕托拉斯的趋势难以扭转。即使西方国家应对资本化的负面经验更为丰富,在反垄断方面也没有完美方案,美国对Google、facebook等公司也是通过听证会、反垄断调查等方式,以及一次次公共事件的助推,不断完善监管和资本扩张的进退边界。

恰如其分的监管确实知易行难,随着各种技术复合运用复杂度的提高,监管的成本也不断提高。用数据安全的技术去监管平台的数据、算法应用理论上可行,实践上却困难重重。这就好像明知一个病人讳疾忌医,还要在他清醒的情况下进行全身血管检查和精妙的手术,并且这个手术实质上并非为了让他摆脱病痛,而只是让他养成一个健康的习惯。

第三个问题最为关键,是用户的弱势地位,难以改变。过去20年互联网行业的高速发展,确实是在风险投资和一代代互联网从业者不眠不休的努力之下实现的。他们也因此享受到了这个时代的荣誉和红利。

与此同时,20年中国网民的行为数据也沉淀在了这些互联网平台上,网友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健康兴趣等,可以说平台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互联网发展的早期,没有用户关注数据归属问题,更没有人在意所谓隐私。互联网平台花费数亿、数十亿、甚至百亿构建的团队、产品体系、运维体系润物细无声地服务广大网民。这个过程中,广大用户是受益者。但同时,平台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关系和品牌影响,让用户的声音在平台面前显得很渺小。

虽然互联网企业都非常注重用户体验,但当平台面对用户个体时,确实力量对比非常悬殊,更别提数据积累造成的信息差。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强弱关系也不构成问题,一个有力量的平台才能保障服务的稳定性。但是当平台的商业化压力增加,并且通过用户自身去释放的时候,双方就有经济上的博弈关系。

此外,当用户在平台上的行为数据越来越有价值,成为一种实质上的数字化资产,而这种资产的保管方拥有资产的全部“权力”,反而本应拥有资产“权利”的主人没有能力支配这种资产,这时候的强弱关系就影响到资产的实际归属主张了。

这就好比,你在一座荒岛上开垦了一块地,种出稻子,即将收成粮食,这时发现这块地旁边有界碑,写得清楚明白这块地另有主人,这地上的沟渠是主人精心修筑,土壤的养分是主人早前培育。你找来岛上的长老主持局面,长老认为这稻子属于你。可你的稻子要收割要运输,得把设备开进这块地,得雇人进来帮忙干活,得经过主人的允许吧。那这稻子你到底能不能收走呢?

说了这么多,和我国的Web3.0有什么关系?

不管是中国还是海外,都意识到互联网平台以现有结构扩张下去的缺陷和风险。不同国家的社会结构有差异,政策环境有差异,应对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大家都在探讨同一种趋势——Web3.0。

也就是说,Web3.0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现有互联网结构下,累积的数据型资产归属问题,以及由此带来的个人隐私问题和公共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不仅无法回避,甚至更为突出,因此Web3.0在中国其实具有更深厚的现实根基。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