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区块链应用 查看内容
  • 8732
  • 1
  • 分享到

区块链赋能生态环境

2022-6-16 10:46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作者: 张亚青 张潇天 张芹 彭瑜 邹素兰 高飞

区块链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的应用拓展


按照这一思考,笔者提出下一步用区块链技术赋能环境监测的具体解决方案,共分三个阶段实现规划。

第一阶段——建设环境监测区块链可信平台。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的可信基础设施,被写入了“十四五”规划,国家明确了以联盟链为重点发展区块链服务平台的目标。目前,我国诸多行业都建设了区块链平台。作为一个多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统,区块链“可信基础设施”的定位,可以确保数据真实的这一大问题。在此网络模型的架构之下,能够实现多层级多数据的互联互通。因此,更加适合监测数据“基础设施”的需求。另外,针对每条平台节点,能够做到按节点类别进行分布,完成多维度的区块链节点分层组网模型。在这种拓展方式中,我们就可以灵活实现“新伙伴”的接入与管理。这样能够根据管理部门的现实需求提供相应的准入模型,实现更细的权限管理与控制,有利于对监测数据的管理。

第二阶段——建立环境监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信用机制是任何平台交易的基础,监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也可以作为平台信任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监测机构应该自觉自律做到诚信监测,不在数据上弄虚作假。如果能依法实施信用监管规范监测市场秩序、建立行业信用评价体系,更是推动监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相信解决数据真实性的问题后,评价体系的多元内容也能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更全面的辅助参考,助力环境监测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第三阶段——形成环境监测区块链认证网络联盟。联盟的发起旨在进一步整合、规范行业资源,加强行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联盟的目的不是作为单一的区块链平台,而是建设一个完整的区块链的生态系统,由许多会员单位组成,共同探索共建、共享、共治、开放的理念携手该领域的创新发展和应用。通过这种独特的平台设计框架来解决行业间的相关问题,更好的加强对数据资产的管控能力,帮助行业实现高可信的数据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造利于管理部门决策的科技支撑点,突破数据堡垒,深化跨界跨部门协作,形成环境治理强大合力。

精准施策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