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各省市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数据融合应用,在数据立法、数据流通交易、数据开放创新大赛等方面探索创新,全国范围内正加速构建数据要素统一市场。但是还要看到,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尚处于培育阶段,多源数据的融合应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社会数据对接机制亟待建立完善。国家垂直管理部门、国有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以及互联网平台企业等数据汇聚困难。数源企业能够提供的数据与政府各部门实际需求无法进行有效匹配。政府各部门以采购统计级的结果数据为主,但部分需求仍需通过脱敏后的个体数据才能满足。政府部门根据各自需要独立采购相关社会数据,加之共享和互通不足,造成数据重复采集和难以复用的浪费。
二是公共数据开放利用有待落实深化。不同部门、地区之间数据格式、数据标准、数据接口不统一,给数据共享流通造成障碍。数据资源共享壁垒仍难打破,行业和地方大数据缺乏统筹,条块分割问题普遍存在。公共数据仍存在数据总量规模小、数据质量差、可利用率低的特点。部分政务数据平台存在“有目录无数据”“有数据无价值”的情况,开放工作流于形式。数据整合共享程度低,其多样性、融合性无法支撑真正的数据智能。
三是政企数据融合开发仍需提质增效。目前数据对接主要采用行政上报和接口形式,数据流向以政企单向融合为主,数据量有限,数据质量也难以保证。随着数据多源异构动态增长,政府急需既懂专业又会技术的人才,否则难以独立分析处理海量数据。数据融合利用带动社会、企业数据多元参与,数字化项目投融资,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尚未破题。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