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制造方面,干勇提出,目前,
钢铁行业两化融合逐渐深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多层次的PCS(过程控制系统)—MES(制造执行系统)—ERP(企业资源计划)体系,但距离智能制造还有一定差距,需要不断提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工艺过程数学模型的适用性差、全流程计划调度水平不高、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尚未打通、
供应链协同存在较大差距、管控一体化水平有待提高。
基于绿色化与智能化集成研发的总体思路,干勇提出,我国流程制造业要从全产业链、创新链的视野审视自身与国际流程制造业的差距,重点围绕制造流程结构优化、新一代生态产品技术提升、制造—服务智能化平台建立、新型商业模式建立与运营四大关键路径,来实现我国流程制造业的总体目标。具体来看,要提升全流程精细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集成先进的产品在线检测技术和全流程质量监控技术,提高产品及国家重大工程、高端装备制造用关键产品质量稳定性、可靠性和适用性;实施材料基因组计划,借助“分子制造”技术,催生新一代生态产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
物联网等智能化手段,建立全流程制造与服务平台;构建制造业与社会和其他产业互补的生态链和产业链。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