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2548
  • 0
  • 分享到

如何避免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的反直觉问题

2023-5-31 11:45

来源: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 荆朝霞、宋瑜辉、魏子珩、何希然

电力市场机制设计中典型的反直觉问题


反直觉就是看起来有一个明显、简单的结论,但正确结论却与人们的直觉所想相反。反直觉问题存在于很多领域:经济学的卢卡斯批判,社会学中的非理性决策、群体极化、自证预言效应,教育学中的混淆练习和分散效应,数学中的贝叶斯悖论,物理学中的相对论时间膨胀,哲学中的资本主义的“假象自由”等。尽管不同领域的叫法各不相同,但以上现象的本质都是一种反直觉的问题。

在电力市场的机制设计中,反直觉现象可以简单描述为:对市场设计中的某个环节,其实际的效果与设计预期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这里的效果,可以从机制设计的目标,即有效、最优、个人理性、激励相容、预算平衡等角度考虑。实际上,这几个方面的目标通常不是相互独立的,在实际市场中可能会互相影响。比如,如果市场机制不满足参与约束,可能导致市场主体不满足激励相容的行为,进而导致无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的目标。

电力市场设计中存在很多典型的反直觉的例子。这里对常见的几个例子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是边际成本定价(Marginal Clearing Pricing, MCP)与按报价结算(Pay as Bid, PAB)两种定价机制的比较。直觉分析可知,采用PAB机制可以降低平均购电成本,但如果考虑市场主体的策略性报价,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出现PAB机制下成本更高的反直觉结果。

二是较低的价格上限。一些情况下市场运营机构会设置较低的价格上限,以期望降低用户的用电成本。但是,此行为可能会抑制在正常电价下可以实现盈利的发电的投资,因此,从长期看导致该类电源供给的短缺,使得在电力紧缺时供电依赖于更加昂贵的资源或通过停电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导致了总体用电成本的提高。

三是为了实现不同成本机组的同台竞价而对高成本机组实施“变动成本补偿”机制。该机制的设计初衷是避免高成本机组按真实成本报价抬高整体的出清价,从而实现降低电价的目的。但是,如果补贴的存在会改变机组的报价从而改变优先排序,一些情况下可能出现补偿下总体购电成本(包括补偿成本)更高的反直觉结果

四是基于节点定价的市场中对发电侧采用基于加权节点电价计算的分区电价的定价方式。这种方式的初衷是为了在采用分区定价的情况下尽量降低电价(区域的节点加权平均价格比区域边际价格低),但在考虑发电为满足个人理性而进行的策略性报价的情况下,同样可能得到提高总体电价水平的结果。

五是三部制报价下成本不完全补偿的问题。在我国多个现货市场试点地区中,对按照启停、空载、能量进行三部制报价的机组对市场收入与报价成本之差没有进行补偿,或没有完全补偿。比如,对差额部分按现货电量的比例进行补偿。其出发点是避免发电获得过多的收益,从而提高电价。但在考虑策略性报价的情况下,不补偿或不完全补偿时,用户侧的平均电价可能反而升高。

六是低碳及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强制保证可再生能源全额消纳是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降低碳排放的一项政策,在可再生能源比例较小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最初的目标。但在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渐提高,并考虑配套可再生能源消纳所需要的调节服务的情况下,某些场景的可再生能源消纳量的增加可能反而造成总体排放的增加。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