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环境日前夕,建设
低碳、环保、绿色的港口码头再度引发各方关注。作为全球
供应链的转运节点,港口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
我国港口规模稳居世界第一,2022年全球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10位的港口中,我国的港口占7席。有数据显示,我国交通领域
碳排放约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10%,港口码头碳排放占比虽不大,但对港口城市及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影响明显。建设绿色港口,实现低碳、零碳转型重任在肩。
5月31日上午,站在
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的观光平台上,眼前的景象与第一财经记者以往看到的集装箱码头有很大的不同:
3个2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在总长1100米的码头岸线上铺开,各式集装箱有序排列,七彩元素涂装的自动化轨道桥和岸桥让人眼前一亮;高达110多米的两台4.5MW分布式风力发电机风机竖在港区北侧绿化带上,紧邻滚装码头围墙,叶片缓缓转动;
12台自动化码头岸桥无司机室,锁站利用6轴机器人和19种夹具实现对47类集装箱连接锁的操作,4秒精确定位;近百台最高时速可达35公里的新一代智能运输机器人(ART)载着集装箱在场区道路上快速穿梭……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