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渝中,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则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全年淘汰老旧车2900余辆,累计建成充电桩2900余根;辖区67艘运营船舶、13座码头岸电设施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创新实施7艘“两江游”船舶废气污染治理试点,开创全国内河在用船舶废气治理先河;累计完成“全密闭”绿色示范工地建设8个……2022年,渝中区持续深化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防控,聚焦交通、扬尘、挥发性有机物及低空生活源污染防治,打好蓝天保卫战,努力让“蓝天”常在。
在打好碧水保卫战方面,渝中区坚持“三水统筹”,深化河长制“四长联防”,守护“两江”碧水。一年来,渝中区常态化巡河督导排查整改问题9个,查处违禁行为1250余起。持续推进两江沿线45个入河排口“查测溯治”专项整治行动,完成入河排口树标立牌、登记建“码”,实现规范化、长效化管理。完成菜园坝、滨江公园、洪崖洞等3处泵站改造和B24线(渝中段)、B25线山水入网问题整治,预估雨季每天可“挤外水”约3.4万立方米,逐步解决了污水溢流问题。
在打好净土保卫战方面,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开展全区医疗废物收集转运规范化建设,实现大、中、小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完成40个再生资源“两网融合”回收站点建设,全区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6%以上;严格执行土地出让前土壤性质审查部门联动机制,完成2块疑似污染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全区建设用地土壤环境保持安全。
2022年,渝中区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连续4年获评市对区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