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7599
  • 0
  • 分享到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杨东旭:碳监测背后硬科技中国碳卫星为碳排“称重”

2023-6-15 09:56

来源: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 作者: 陶野

发射碳卫星,各国都在努力


2009年,美国率先发射碳卫星,但因发射失败而坠入南极附近海域;同年,日本成功发射了国际上第一颗温室气体专用探测卫星GOSAT;美国OCO-2紧随其后,于2014年发射升空。据杨东旭介绍,“碳卫星虽然没有完全解决掉国别间偏差和不透明等问题,但是向着国际间碳监测的‘公平公正、查漏补缺’迈出了一大步。”

2007年,杨东旭在中科院读研究生时,开始接触碳卫星科研领域,从此参与研发碳卫星成了他毕生的事业。2009年,国家遥感中心组织专家组开始碳卫星项目的前期战略研究工作;2011年,在863计划的支持下,“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与应用示范”重大项目(中国碳卫星)正式由科技部立项,彼时临近博士毕业的杨东旭正式参与其中。

“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困难在于这个项目在我国属于‘前无古人’——没有基础,没有借鉴,一切从零开始。”回忆起刚立项时的情景,杨东旭十分感慨,“为了争分夺秒研发碳卫星的算法,我当时几度办了延期毕业,也放弃了一些国外研究所和学校的机会,在攻克碳卫星面前,一切都得让路。”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