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生活垃圾处理原则,在提高“三化”水平的基础上发展“
低碳化”是未来生活垃圾处理的趋势和方向。结合目前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和水平,进一步推进碳减排策略可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一是生活垃圾分类精细化。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垃圾精细化分类可提高后续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厨余垃圾分类质量,提高其他垃圾热值,是源头推动碳减排的关键。
二是优化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对生活垃圾收运进行智慧化管理,科学规划收运路线,使用清洁
能源环卫机具,一定程度减少运输过程中的
碳排放。
三是系统规划垃圾处理处置方式。填埋处理的碳排放是最高的,如果将厨余垃圾等有机成分采用生物处理方式进行资源化处理,并在较发达地区采用“全量焚烧+残渣填埋”的其他垃圾处理技术路线,将有效改善生活垃圾处理碳排放的现状。
四是加强填埋气体回收利用。较大型的填埋场,填埋气体收集系统的集气效率在30%至80%。使用密封性较好的集气系统再将收集的填埋气体进行提纯燃烧发电,即可实现生活垃圾填埋场的节能减排。将这些填埋气体收集起来并进行发电、供热、供气等,就是对垃圾填埋处理的能源化,不仅直接减少了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而且能间接地通过代替部分火电减少相应的温室气体排放。
五是优化垃圾焚烧技术与设备。借鉴国外先进焚烧技术,发展适合我国低热值、高水分的垃圾焚烧技术,以及多元化余热利用形式,以提高热效率,进一步为温室气体减排作出贡献。
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从2017年9月与德国国际合作机构共同实施“中国城市生活垃圾领域国家适当减缓行动项目”,围绕住建部遴选的
苏州、蚌埠、
西安、
兰州、泰安五个示范城市,在生活垃圾综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示范城市垃圾综合管理监测和评估、示范城市温室气体减排效果监测和评估、易腐有机垃圾处理技术评估等方面形成一系列成果,旨在推动我国废弃物处理行业低碳转型,助力实现低碳循环经济发展目标。在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助力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将继续做好宣传引导工作,助力推动垃圾分类成为低碳生活新时尚。
“关键小事”最能体现精细治理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