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书:其实主要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气候承诺增加,信息披露水平提升,但是排放还在持续上涨。那么我再具体来解释一下这几句话。第一从气候承诺增加这个表现来看,我们看到更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设立脱碳目标,将近半数的上市公司已经设定了脱碳目标。
第二个,信息披露水平提升,我们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在我们的研究范畴里面,超过1/3,有大约35%的上市公司目前披露有来自供应商或者客户以及其产品生产的"范围3"的排放。但是我想说的是从整体来看,上市公司的减排的激进度和它的进程,与我们希望达到1.5度的世界目标有相当的差距。
因为根据我们的一个估算,其实到2026年的10月,上市公司将耗尽它们将气候升温控制在1.5度以内的全球排放预算份额。我们预计今年的上市公司将向大气层直接排放大约112亿吨的"范围1"的温室气体,如果说它们以现在的一个进度和水平持续运作的话,将在本世纪末导致全球升温2.7度。
对于中国,我们可以看到MSCI中国指数的成份股,对于全球升温的贡献大约是3.1度,这是高于全球的2.7度的一个水平,它与新兴市场的水平是持平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的公司在气候相关的信息披露上有待进一步提升。在积极的方面,中国公司其实在太阳能、风能,以及一些新
能源产业链上的投入和日益占据这些产业链的重要地位上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