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强化政企互动,积极参加各级主管部门举办的
碳市场培训活动,参与
碳排放管理员、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国家职业技能培训,及时理解和掌握碳市场最新政策和技术规范。积极“走出去”和“引进来”,学习节能降碳标杆企业的先进经验,引进和推广节能
低碳先进适用技术,提升自动化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模式,建立碳咨询、检验检测合作伙伴关系,探索引进碳资产托管模式,实现内外部资源优势互补。同时,积极参与气候投融资机制,合理开展碳资产抵质押贷款,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配合做好节能诊断、
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等工作,借助专业力量持续挖掘企业能效碳效提升潜力。
(陈明扬、向柳供职于
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张浩供职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