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杰认为,总体来看,全国
碳市场运行两年来有以下四个特点:
第一,每个交易日均有成交,交易集中在履约之前。例如2021年年底履约前的两个月交易规模急剧放大,占到了全年交易规模的80%以上。2023年12月底全国碳市场会进行第二次履约,目前市场交易量在逐步扩大,价格也是稳中有升。
第二,交易价格从开盘的48元到现在的65元,涨幅接近30%,价格稳中有升。短期的配额交易成为主要渠道。
第三,2000多家纳管企业中,有一半的企业参与了交易,但交易频率总体较低。目前全国碳市场换手率仅为2%,相比之下,一些成熟的碳市场交易规模、换手率能够达到几倍以上。
第四,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基本建成,关键环节初步打通。刘杰表示,接下来会尽快把电解铝、
水泥、
钢铁等行业纳入,包括引入一些投资机构,增加市场的活跃性、流动性。
刘杰说,地方试点市场是全国碳市场起步的关键点。未来全国碳市场电力先行,其他行业将逐步跟进,“成熟一个行业纳入一个行业”。所有行业纳入到全国碳市场以后,整体的配额发放量能够达到65亿~70亿吨,占到国家总体排放量60%左右,纳管企业达到8000家以上。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