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能源领域是“主战场”。8月29日下午召开的2023碳达峰碳中和会议上,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发布的《海上风电与光伏发展报告》指出,我国海上风电项目的单位建设成本与全球趋势相同,将快速下降,预计在“十四五”末期,有望在地方补贴到期后实现平价上网。
“海上风电和光伏具有产业链较长、距离负荷中心较近、科技创新程度较高等优势,所以在我国的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经济结构升级、加速技术创新、发展海洋经济和电力消纳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创新研究员王溥说,2010年以来,海上风电发展迅速,我国无论是每年新增装机还是累计装机均为全球最高。而海上光伏尚处于起步阶段,装机容量仍然有限。报告预测,“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和光伏的开发仍以近海为主,“十五五”期间将走向深远海。
报告提出了海上风电与光伏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包括保持战略定力,加强国家层面宏观统筹和产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加大技术创新,推动海上新能源成本快速下降;加强模式创新,优化建设模式和市场机制;夯实基础能力,完善标准体系和配套支撑条件;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国海上新能源的全球竞争力等。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