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聚焦绿色、
低碳、环保等领域技术短板,加快新
能源、
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等技术研发,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比如,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领域,加快清洁燃料与过程替代、新能源储能、碳捕获等技术攻关;在城市建筑和系统减排领域,加快超低能耗建筑、绿色智能建筑、资源循环型耦合等技术攻关;在新污染物治理领域,加强对抗生素、全氟化合物、邻苯二甲酸酯类等新污染物监测与关键技术攻关。二是聚焦传统产业环节短板,加快低碳能源技术迭代。提升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技术,推动
钢铁、建材、有色、石化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攻关与应用,布局先进电网、高效率储能、氢能等新赛道新领域。三是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全链条融合创新力度。加快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领域的重大技术突破,培育以绿色低碳技术为重要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体系。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