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华永泰(
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中国碳中和50人
论坛特邀研究员吴必轩在其《这些大块头行业不会被征收“碳关税”,误读掩盖真正风险》一文中指出,欧盟碳关税是为了把欧盟
碳市场施加给自己企业的“碳成本包袱”原样复制给进口产品。如果某个行业根本不在欧盟碳市场里,那么就没有道理对相应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
吴必轩认为,对中国企业而言,欧盟碳关税的现实压力就局限于
钢铁和铝的生产和加工,因为中国的
水泥和化肥对欧出口很少,氢和电力出口均为零。而对于钢铝行业,CBAM碳核算的系统边界就是减碳压力的边界,这个系统边界绝不会把所有排放都收进来,因为CBAM跳不出欧盟碳市场的框框。
汽车、机械、服装和光伏,将来都不会被征收“碳关税”。吴必轩认为,“对CBAM(欧盟碳关税)影响的第一层误判是假定CBAM会扩展到汽车、光伏等深加工产品甚至是所有出口产品,主要是因为国内对欧盟碳市场不太熟悉。退一万步讲,即使未来欧盟决定对汽车、机电等产品征收CBAM,这一壁垒也缺乏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