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登录网站

首页 碳中和 查看内容
  • 3003
  • 0
  • 分享到

能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那么,如何协调能源安全与低碳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能源建设?

2023-10-19 09:52

协调能源安全与低碳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能源保障


具体来说,协调能源安全与低碳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能源保障,首先,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实际和双碳目标,明确各类能源的发展重点。要促进煤炭利用提质增效,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增强煤炭跨区域供应保障能力,同时抓好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发挥煤电支撑性调节性作用,维持合理的煤电规模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加大国内原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强化重点盆地和海域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勘探,增强油气供应能力,加快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化石能源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全面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围绕负荷中心建设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因地制宜开发水电,推动西南地区水电与风电、太阳能发电协同互补,同时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有序发展核电。其次,要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增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电光电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推进煤电由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的保障性和调节性电源转型,充分发挥现有煤电机组应急调峰能力;探索电力、热力、天然气等多种能源联合调度机制,发挥天然气、水电消纳风电光电的潜力,增强电力供应的稳定性。最后,要强化能源技术开发应用,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来优化电力调度,解决新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波动性,统筹新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稳定运行;大力推进储能系统发展,配置合理的储能规模,支持分布式新能源的发展,同时对电力需求削峰填谷、增强电网稳定性和应急供电能力;加强电力需求管理,提升电力负荷弹性,整合分散需求响应资源,引导用户优化储用电模式,释放居民、一般工商业用电负荷的弹性,增加供给侧灵活调节的空间。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建东,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星皓)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
123456
相关新闻
发表评论

请先 注册/登录 后参与评论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