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煤矿瓦斯排放限值、生活 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等标准,加强甲 烷排放数据质量监管,探索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开展甲烷异常排放监管。保障甲烷排放监管工作经费,持续提升专业化监管能力。
(七)加快构建法规标准政策体系。
16.加强法规制度建设。 完善甲烷排放控制规章制度。适时推动 修订煤矿安全相关法规标准。研究出台有机废物源头减量、高效资源化利用相关法规和制度。
17.建立完善技术标准体系。适时进一步完善煤矿瓦斯、油气甲 烷泄漏的甲烷排放标准,严格甲烷排放控制要求。制订水稻、畜禽 养殖及废物资源化利用甲烷排放控制技术规范。制修订甲烷排放监 测、核算、报告、核查等技术规范, 完善甲烷利用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方法,及时更新缺省排放因子。
18.创新完善经济激励政策。推进具有甲烷减排效益的项目纳入 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项目库。探索研究反刍动物养殖和水稻种植主 产区甲烷减排奖补政策。完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支持符 合条件的甲烷利用和减排项目开展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鼓励甲烷排放控制工程项目开展气候投融资。
(八)加强全球甲烷治理与合作。
19.积极参与全球甲烷治理。坚持多边主义, 遵循共同但有区别 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积极建设性参与全球甲烷治理。
20.开展全球甲烷交流合作。通过气候变化南南合作、“一带一路” 绿色发展国际
联盟等平台,共同推进全球甲烷交流合作。参与甲烷低排放技术、设备和产品认定标准相关对话与合作。
四、组织实施
(一)加强统筹协调。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协调配合 的工作机制,组织落实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协调解决实施中遇 到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及重点行业和企业要 充分认识甲烷排放控制的重要性, 稳妥有序开展甲烷排放控制工作,明确任务分工,确保各项重点举措落地见效。
(三)加强宣传培训。普及甲烷排放清单编制相关知识,开展 对甲烷排放监测、核算、报告和核查体系建立以及污染物与甲烷控 制的相关培训。引导企业、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开展产学研合作, 培养一批
能源、
农业及废物甲烷排放控制技术性人才。加强对甲烷 排放控制的气候、经济、环境和安全效益的宣传。开展甲烷排放控制典型经验做法宣传。
(四) 完善评估监督。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行动方 案实施情况的跟踪调度分析,定期调度落实甲烷排放控制目标任务进展情况。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