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不长树,十山九秃头”“年年植树不见树,岁岁造林不见林”,这曾是楚雄州元谋县的真实写照。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的元谋,气候干燥少雨,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要在这种环境下植树造林,困难重重。
作为我省国家储备林项目的参与者,华邦建投集团迎难而上,在不破坏山地的前提下,通过新修路、引运水、填客土等解决石漠化片区造林基本条件。“石山”治好了,“绿山”如何来?“我们在绿化种植和科学养护技术上稳步创新,在元谋县各建设项目基地采用在干热谷地区冬季‘布床’催芽育苗工法、干旱地区陡坡沙质土壤集水缓渗保水施工等施工工艺方法,提高出芽率、生根率及苗木存活率的同时,改变土质情况,减少环境治理难度,助力
云南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显著。”华邦建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
楚雄州牟定县地处滇中高原中部,山区、半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达91%。由于年降雨量少、蒸发量大,加上入境水量少、出境水量多,牟定县水资源比较匮乏,曾是全省水土流失重点县。2021年7月,牟定县在毗邻庆丰湖旅游开发区的李大山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占地555亩,栽植湿加松15857株。
技术创新、高效造林,如今的国家储备林项目区域,近看林木茂盛,远眺青山连绵。干热河谷、石漠化地区探索出的“添绿生金”模式,不仅让云岭大地呈现片片绿意,有效提高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生出”鲜活的绿色生态资源,更是富民促发展的助力器。
“国家储备林建设让山更绿了,生活也好了,明年我就可以在老家盖新房子了。”元谋县马元镇的村民杨兵高兴地说,“2020年,我家的100多亩林地全部进行了流转,一次性拿到了12万元的租金。我还被国储林项目聘为员工,负责照看黄檀树苗,一年有3万元的工资收入。”国家储备林建设不仅实现了杨兵家门口上班的愿望,还让他的致富路越走越宽。
“国家储备林的建设在帮扶就业、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华邦建投集团负责人表示,各国家储备林项目工程建设期间吸纳了当地群众就业7万余人次、地材运输和机械设备租赁等方面向当地倾斜累计投入近6.8亿元。不仅于此,集团还借助人才、科技优势,对村民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生产技能和生活质量,带动群众持续致富。
为了推进国家储备林可持续发展,当前,华邦建投集团积极在产业发展上创新模式,以森林培育为核心,创新“森林+N”模式,开展经济林、林产品加工贸易、森林城市与湿地公园建设等,促进林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下一步,我们在抓好造林项目建设的同时,还将积极探索创新多种森林经营及林下种植,持续推进国家储备林木材基地建设,秉承‘为国储材、固碳增汇、兴林富民’的林业生态建设理念,为推动长江上游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云南样本’。”华邦建投集团负责人说。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