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研究发现,当下,IPCC在指导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核算中确定的可大规模应用的农田固碳技术,如免耕、秸秆还田以及覆盖作物等,除了在一些热点地区有较高固碳增产效应外,在全球尺度上仅能增加2000万吨的粮食产量,占全球粮食总产的0.7%。
范明生解释说,这些热点地区是指土壤固碳增产效应前25%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含量低或者作物产量低,也是粮食短缺比较严重的国家或地区。
而在其他大多数地区,“当前技术的土壤固碳产能提升效应不足以作为激励农民采纳固碳技术缓解气候变化的全球性策略与政策。” 范明生说,如果期望通过土壤固碳来遏制气候变化,需要找到激励农民采纳农田固碳技术的措施,而不是假设农民通过获得更好的产量收益为自己采纳固碳技术买单。
版权申明:本内容来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本文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论不代表链门户的观点,链门户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341927519进行反馈。